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连载 | 对话隐形冠军(1):德国制造业给我们什么启示?

http://www.gkong.com 2017-03-10 09:54 《中华工控网》原创

导读:德国菲尼克斯、倍福,奥地利贝加莱,这三家企业都来自德语区,三位嘉宾都在曾在德国深造或工作多年,他们对德国制造业有什么样的体会呢?连载第一期,我们就从德国制造业给我们的启示谈起。

背景:2017年3月1日,在广州国际自动化展(SIAF)同期,展会主办方广州光亚法兰克福联合中华工控网、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组织了一次《对话隐形冠军》论坛,邀请了菲尼克斯电气杜品圣博士、贝加莱中国肖维荣总经理和倍福中国梁力强总经理同台巅峰对话,嘉宾分享了德国制造业给我们的启示 、如何培养自动化人才等心得,也对IT与自动化关系、控制技术路线等话题大胆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对话由中华工控网总编杨志强主持,现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成文连载。

合影-调整

左起:贝加莱中国肖维荣总经理、菲尼克斯电气杜品圣博士、倍福中国梁力强总经理、中华工控网杨志强总编

德国菲尼克斯、倍福,奥地利贝加莱,这三家企业都来自德语区,三位嘉宾都在曾在德国深造或工作多年,他们对德国制造业有什么样的体会呢?现场干货多多,我们将内容归纳为四个主题共四期进行不定期更新。连载第一期,我们就从德国制造业给我们的启示谈起。

640.webp

会议现场

➤主持人: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有一些在德国工作的经历或者是学习的经历,梁总在德国工作了好几年,肖博士、杜博士是在德国攻读博士,所以从你们的亲身经历看来,德国的制造业跟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可以从中借鉴的地方?

➤梁总:我先谈一谈一些比较具体的想法,我认为德国或者说欧洲的工业基础特别好,他们的制造业特别发达,然后我想说的是,强大的制造业会造就强大的自动化技术。正因为德国的工业基础好,制造业强,才有这么强大的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看一下,在市场上有很多的德国企业,包括我们倍福,还有菲尼克斯、西门子,当然也包括贝加莱也是属于德语区。德国人的思维很有逻辑,包括西门子。就是说强大的制造业技术会造就强大的自动化公司,这是第一点。

DSC02780

第二点,德国的OEM用户自己的研发能力很强,这是和我们中国有差别。比如说我有一个客户在中国,他要用我倍福的系统去编他的应用程序,往往需要我的工程师去帮他编程,他对我的依赖很大。但是我问了我的德国的同事,他们说不需要我们介入,他们自己就会去编,他用我们TwinCAT平台软件自己就去编了,这对我们自动化厂商没有那么大的依赖性,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的一个体会。

另外,德国人的工业环境包括工厂的环境比较好,比如说干扰比较少,还有电压比较稳定,最重要的是,他的控制柜也做的比较好。控制柜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强,接线接的很好,等电位做的很好,所以他的抗干扰的能力就比较强,所以我们跟客户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个问题,客户说这是你的问题,你看这个模块坏了,但是我们德国人经过检测之后认为这个模块被击穿了以后是因为你的控制柜接地绝缘没做好而造成的。所以往往产生一个矛盾,他们说我们是质量有问题,我们说你们的控制柜的设计有问题,这是我碰到的具体问题。有时候跟客户有一点争议。

还有就是,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这一块不用多说了,我们中国制造呢可能差不多就行了,包括我们的风电大客户,他一年做几千台的风机,但他的控制柜也不一定很标准。

➤肖博士:我觉得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很迅猛的发展,事实上我们在很多的场合,也在诟病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包括很多欧洲制造业的同行,他们都说,“哎呀,中国对这个知识产权的态度有问题,因为过去你们偷了我们的很多技术,你们中国在复制别人的东西”。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农业慢慢地转向工业化的时候,其实在我来看向欧洲的优秀制造业技术学习是必经之路,就是说如果我们过去没有向他们学习,我们制造业可能很难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

DSC02768

如果说痛点的话,我想说首先是一个战略选择的问题,对制造企业来讲,你是长期战略还是短期战略。但是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讲,过去我们基本都是短期战略。就是睡一觉,明天我就能变得很富有,或者能创造很大的业绩。这样的战略目标就促使我们所有都是短期的:从研发到维护到团队建设都是,就像梁总说的,他没有人去研发,他一味地依赖供应商帮着去做,他这种就是短期战略选择造成的问题,如果中国的制造业能从长期出发,从基础开始,多做一些标准化的东西,多做一些可以继承的东西,可以积累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的制造业一定可以发挥我们的长处。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已经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而且我们从中国制造的价格低廉、品质低劣的这样一种境地,走向了价格优势,性能弱势的这样一个地步,所以我们在战略选择上应该做一个长期的打算。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应该从教育上去培养一种文化,就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文化,而不是一种“差不多”的文化。因为你只有抛弃这种“差不多”文化,你才能建立起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的工艺流程。我举一个例子,大家怎么看待这个流程问题:在我们中国制造业往往在制定流程上有问题,老板说,你去帮我制定一个流程,两天就要制定出来一个流程。制定出来以后呢,没有人遵守,因为管理层、老板几乎每天都在改流程。而在欧洲企业,他制定一个流程往往就需要一个长远的考虑,有多少人参加,一旦制定了以后,没有人敢去打破流程,这就是一种规范。

我们一直在发愁我们应该怎么赶上德国人的发展,德国人的发展那么好。我就讲一个现象,从九十年代开始我们买房子,我们一直在装修,过两年觉得不好看又装修一遍,再过两年又装修一遍,或者实在不行 就把它扒掉。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在装修的时候没有在做规划,不去做长期的打算,我们在不断地重复这种浪费,如果将来我们的中国的企业能去做长期的战略的选择,能够长久地规划,我们的工程师也学会规划,那么我们的未来将非常美好。

最后我想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变革,我们骑在时代的浪尖上,所以我们很幸运。虽然和欧洲的企业相比,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未来的下一代一定会做的比我们更好。另外,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不足就不去做事情,我们必须做一个参与者,必须尝试去改变,用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用一种长远的思维方式去改变它,从教育开始,从长远的方式去参与改变,我们的自动化支持下的制造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杜博士:这个问题呢,我也想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和德国相比呢,实际上中国并不比德国差,只不过在侧重点上不一样,比方讲中国在成本意识、在速度上就大大超过德国,德国关心的是什么东西呢,德国关心的是质量和创新,在这个时候,如果中国制造如果想要超过德国,那么他不仅要考虑成本、考虑速度,他还要考虑质量创新。我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老板,你问他一般出去旅游的时候要带什么东西,他说带两样东西:一张纸一支笔。他说在度假的时候如果有什么灵感的话,就画出一个端子来。

杜博士1

所以说德国人的创新质量上关键就是三个词:专心、专注、专业,这使得它的质量不断地提高,使得它的创新精神不断地发扬。中国呢因为他的起点不一样,他的条件不一样,所以他一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以价格取胜,所以他必须考虑成本,所以他的成本意识很强,而且他还要以速度取胜。他忽略了另外两个东西:质量和创新。人家说质量,我们说质量马马虎虎就行了;人家说创新,我们叫COPY式创新。当然再过三十年,中国的制造肯定会超越德国,但这个时候,专心、专注、专业是根本。

QQ图片20170309154952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刘奕华理事长与对话嘉宾

(以上仅代表嘉宾观点,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工控头条gkongnews)


    连载预告:

对话隐形冠军 2 :IT和自动化谁是主角?

对话隐形冠军 3:基于PC控制 与 PLC谁是未来的方向?

对话隐形冠军 4: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自动化人才?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