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发展“智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

http://www.gkong.com 2017-11-29 16: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制造产业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不论是全面布局“工业4.0”的德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的美国还是中国正在深入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都已成为核心要素。

20171129094936_8116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许红平 王若韬 摄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智能制造’,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则在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如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工业控制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应用;云计算(数据库)、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应用,更离不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工匠精神’。”近日,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许红平在接受中新网访问时表示,在中国制造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拥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产业大军,但中国目前非常缺乏这样的人才。

许红平指出,这有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小瓶颈的制约,而中国产业大军社会地位日渐下滑,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时代发展浪潮下的产业大军“阵痛”

与当下中国产业大军社会地位不高截然相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制造产业大军都是许多人眼中的“香饽饽”。

据了解,20世纪中国国营企业转制浪潮之前,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被人们称作是“工人老大哥”,八级钳工等高级产业工人的工资比厂长高是十分普遍的。而在当时,进入国营大厂成为产业工人,拿到终身固定劳动关系的“铁饭碗”,也是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

“干部都希望能子女能成为优秀的高级产业工人。大学生也会选择去国营大厂,少有选择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许红平回忆,大学生到国营大厂之后碰到八级师傅会尊敬地鞠躬。

在那时,大学生想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工艺师,需要从基层开始锻炼,去向师傅学习,去做钳、车、磨、刨、铣、铸、锻、焊等,去熟悉设备、熟悉流程、熟悉工艺。在当时的人看来,没有一线经验和基础,是做不好工艺和设计的。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时代的发展与变革给产业工人带来了“阵痛”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倒置”。

国营企业转制让“终身工作制”逐渐转变为“市场合同聘用制”,曾经令众多人向往的“铁饭碗”不复存在,产业工人地位快速下滑。愿意到产业一线去学经验打基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薪资待遇难以提升、工厂工作环境没有改善等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正常发展,转型升级也更加困难。

资源天平倾斜背后的“认同”缺失

如果说时代发展浪潮所带来的“阵痛”让产业大军的社会地位日渐下滑,那么随之而来的“认同”缺失则让产业大军的社会地位回归变得不易。

过去30多年中,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驱动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与日俱增,曾经作为制造业基石的劳动力资源与知识资源的天平发生倾斜。

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白领类型的工作,蓝领工人这一职业甚至成为更多年轻人无可奈何下的选择。这一期间,农民则成为了产业工人最主要的转化来源,这也让产业工人整体素质难以有效提升。

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55.2%的受访者指出技术工人面临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困境。

“长期处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工人职业越来越不被认同。”许红平表示,家长不愿意子女去当工人、年轻人自己也不想当工人、甚至于很多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技术院校都自认为培养的人才低人一等。

许红平还告诉中新网,现在很多大学生到工厂以后直接想进办公室工作,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但缺少一线的实践经验,这是当下企业拒绝接受一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在许红平看来,当前国内工人社会地位不高、工作环境恶劣、民众对工人职业认识存在偏差等众多因素,导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成为工人。不解决好这些瓶颈因素,“工匠精神”将难以回归中国制造产业。

“工匠精神”回归需从教育入手

如今,随着“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新技术不断涌现,制造企业对高水平技术工人的需求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政府也不断释放重塑工人社会地位的信号。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更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希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大军。

那么,作为“中国制造”品质的掌握者,工人队伍的精气神和社会地位究竟如何重塑?

对此许红平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数字化、智能化、人机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全新的要求,即对理实一体化、人机交互化、知识综合化、技术复合化、国际视野化、创新即时化的人才需求将快速增长。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教育教学方面去着手,只有人才培养的目标、结构和模式发生根本改变,造就一支符合时代需要、匹配“智能制造”的高素质技术大军,才能让整个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认识得到根本改变,最终使“工匠精神”在“智能制造”,在“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许红平认为,不论是职业教育或者是普通教育,其本质都是培养人才,差别仅仅只是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人才。

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按培养层次不同、专业工种不同是由高端、中端、低端之分的。因为专业工种不同,对文化、模式、师资、生源、设备、经费、基地、平台等各办学要素的要求不一。培养层次不同,同样对文化、模式、师资、生源、设备、经费、基地、平台等各办学要素的要求不一。高端技术教育远比一般普通教育高贵。

许红平表示,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必须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必须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还必须与终身学习对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三位一体”,即人品高尚人脉丰富、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操作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这样在经历一线锻炼后,他们才能够成为制造业的中坚力量,支撑起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他还指出,“如果没有匹配的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工匠精神’只能之上谈兵。”

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百年的工业进程,如今又走向从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的征程。而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中国、制造强国,离不开天马行空的“创新”,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气”。让“工人老大哥”重拾精气神,让“工匠精神”回归现代中国,中国的制造强国的路,必将走的更稳更快。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