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西门子CEO:我们认为自己就是一家中国企业

http://www.gkong.com 2018-11-07 09:16 来源:凤凰财经

“40年前的1978年12月,同样是在上海,西门子举办了在中国的首届电子和电气技术展览会,当时吸引了将近4万名观众参与。几天后中国宣布改革开放。40年后,我们又相聚在进博会这一历史性的盛会,进行贸易与思想的交流。西门子并不是在简单的重温历史,我们致力于不断推陈出新,将与中国的合作提升到新高度。”2018年11月6日,在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西门子公司展区,西门子大中华区CEO赫尔曼这样向媒体说道。

此前赫尔曼在接受凤凰网财经专访时表示,首届进博会是中国持续开放的标志性举措。作为最早一批确认参加进博会的跨国公司之一,西门子相信进博会将成为西门子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新时代增进交流、共同描绘数字化创新和技术蓝图的重要平台。

赫尔曼说,“不靠优惠政策,而是致力于与中国的发展同步,是西门子多年来制定中国市场战略的黄金法则,我们认为自己就是一家中国企业。”

西门子在进博会

西门子此次参展进博会选择以“博大精深,同心致远”为主题,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展览形式,全景呈现西门子在数字化企业、可持续能源、智能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医疗等领域最新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

之所以强调数字化技术,在赫尔曼看来,是因为“数字化转型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需要依靠以数字化为导向的创新来实现工业升级。”凭借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以及在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创新科技,西门子有能力继续投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此外,西门子在进博会期间还与众多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签署合作协议。例如,西门子与国家电网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参与中国规划在2019至2021年开工建设的特高压项目;与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采购协议,将在自动化、工业控制和数字化领域进行合作。

据CEO赫尔曼介绍,进博会期间,西门子的数字化企业展区展现了中国企业释放数字化潜力的最佳技术路线和成功实践,其数字化企业解决放案正在助力中国客户挖掘数字化的潜力;例如,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和能够覆盖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双胞胎”解决方案也逐一亮相。

在可持续能源展区,西门子展示了在石油天然气、清洁发电、可再生能源、可靠输电网络和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目前效率最高、动力最强劲的燃气轮机SGT5-8000H和高压直流输电解决方案,它能够帮助中国提升空气质量,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做出贡献。

智能基础设施展区则主要展示了西门子有助于提升中国社会经济、城市和商业运营效率、竞争力和灵活性的创新技术和一体化平台,包括西门子在今年世界城市峰会上刚刚推出的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数字化软件(CyAM)。该软件能够通过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及空气质量、天气和交通模式的历史和当前数据,实现空气质量的预测,帮助城市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数字化医疗展区集中展示了西门子的医疗设备和解决方案的,还在现场展出了目前全球最高端的SOMATOM Drive 双源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其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摆位、智能扫描和一键式图像处理,大幅提高CT检查的效率和精准性。

    一位在西门子负责展会筹备的工作人员告诉凤凰网财经,虽然对西门子来说,参见各类展会并不是第一次,但从几个月前起,西门子就已开始为参加进博会做准备。

初入中国

西门子的前身是由德国著名发明家、企业家西门子和工程师哈尔斯克在1947年创立的西门子- 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主要生产西门子发明的指南针式电报机。目前,西门子公司的总部在德国慕尼黑,西门子股份公司则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中,西门子排在第66位,与上一年排名相同。

与多数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不同,西门子最早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可以追溯到1872年。当时西门子向中国出口了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并在19世纪末向中国交付第一台蒸汽发电机以及第一辆有轨电车。作为近代以来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企业,西门子无疑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全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门子部分员工在颐和园合影)

    “145余年来,西门子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以及不懈的创新追求。”赫尔曼自信地表示。

赫尔曼向凤凰网财经介绍,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西门子又与中国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第一家与中国进行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后来成为西门子中国区总裁的贝殷思曾回忆说,他刚来到中国时,到处都还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的味道,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跑,看到满眼望去的人群都是一片蓝色。而当时来到外国人还很少,派驻中国的西门子德国员工走在街上被围观是常事,还会遇到为练习英语前来攀谈的大胆年轻人。

据西门子官网,1984年加入西门子的老员工王维军曾回忆,改革开放初期,西门子在中国发展业务难免会因文化差异引起摩擦。比如曾经在一个项目中,中方客户要求来自德国的工程师在圣诞节加班调试,但工程师坚持回国与家人团聚,中方客户因此打电话给王维军那里告状,声称要通过外交部向西门子公司提出抗议。

如今,中国已成为西门子的第二大海外市场和全球最为重要的业务战略布局之一,西门子在中国拥有超过34000名员工,业务遍布全国各地。

在赫尔曼看来,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中国实现了从快速追赶,到融入全球社会,再到引领世界经济的跨越。西门子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华组建控股公司的外资企业,用自身先进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参与塑造了中国改革开放这段追求卓越的历史,并从中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我们是一家中国企业”

2016年,西门子在中国启动“西门子中国创新中心计划”,专注于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在此计划下,西门子在德国本土外设立的首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于2016年3月成立。同年9月,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苏州院正式揭幕,在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互联交通、工业网络安全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从事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

2017年8月,西门子又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建立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和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这也是西门子在华建立的首个专注于MindSphere的研发中心,致力于为当地制造业提供完整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帮助当地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据赫尔曼介绍,目前中国已成为西门子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西门子在中国拥有21个创新中心和超过4500名研发和工程人员。西门子中国还主导公司全球自主机器人的研发工作,重点围绕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机协作及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控制器中的应用等课题开展研发。

赫尔曼告诉凤凰网财经,西门子之所以始终愿意融入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创新意愿,能够支持新的商业模式诞生,在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并融入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努力中,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赫尔曼举例说,支付宝和微信的创新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其背后商业思维的转变也同样关键。

赫尔曼表示,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种体现。同时,赫尔曼也对西门子在中国的表现充满信心。他认为西门子在过去170多年融入中国的历史中,始终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因为竞争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他表示,“不靠优惠政策,而是致力于与中国的发展同步,是西门子多年来制定中国市场战略的黄金法则,我们认为自己就是一家中国企业。中国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跨国公司不能缺乏远见,只关注短期利益,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地着重建立本土化发展、保持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且发展面向长期的合作关系。”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