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gkongbbs

8项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发布

http://www.gkong.com 2025-04-01 13:41 来源:中国电子报

4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称“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上,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代表相关研究所发布2024年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

张立表示,当前,新型工业化正在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赛迪研究院始终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关键议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的“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的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取得真实效,全力服务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工作大局。

2024年赛迪研究院积极承担工信部年度重大课题和指导性软课题等任务,主动开展院重大课题、“1+7”新型工业化智库联合课题等研究,形成了一批站位高、选题新、质量优的成果。

论坛上,张立重点发布了8项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课题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在综合实力、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为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展望“十五五”,革命性技术突破正在引发剧烈的产业变革,中美博弈或将更加激烈胶着,国内供需匹配、要素结构等也将发生较大改变。需统筹好“高质量供给引领和满足内需、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产业国内根植与海外布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四对关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三方面深度融合,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产供链打造、创新体系建设、数智化改造、绿色低碳循环、国内外布局优化、一流企业培育”等为主要路径,全力推进“十五五”时期新型工业化建设。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课题提出,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技术路径。课题从“虚拟与现实、时间与空间、供给与需求”三大维度,剖析人工智能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三大范式的变革作用。当前,DeepSeek带动中国人工智能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高性能”的发展路径,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成本、降门槛”效果以及开源开放的发展方式,将为赋能千行百业打开新空间。下一步,应不断夯实“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赋能底座,围绕“人工智能+行业”“人工智能+产品”,开展系列重点场景建设和应用推广,强化政策保障和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

《我国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策略研究》课题认为,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对各国未来产业竞争至关重要,如何科学遴选是其中关键。课题对标未来产业“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不确定性”四大特征,聚焦“技术预见与产业创新生态、产业成熟度与经济引领性、创投资金支持就绪度、未来人才培育就绪度、政策环境就绪度”五大维度,从534个细分赛道中遴选出面向2030年的78个重点赛道,并进一步研判了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6G、清洁氢、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原子级制造、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先进半导体材料等十大重点赛道的技术趋势和市场现状。在此基础上,围绕“政府和市场联动、短期和长远布局、中央和地方协作、供给和需求协同、战略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五对关系,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趋势、风险及应对》课题指出,在经历了起步期、单极快速发展期、均衡扩张期三阶段后,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新阶段,是依托我国“超级节点”地位进一步嵌入全球制造网络的主动需求。出口贸易的转变体现在一般贸易快速增长、高技术出口占比加大、目的地多元化等;对外投资的转变体现在投资存量进入千亿美元级别、绿地投资成首选、部分领先领域实现技术和标准出海等。当前美国对我国分层次递进式遏制是制造业出海面临的最大风险,叠加地缘冲突外溢、外需不足等不利因素,下一步应从“增强系统性、扩大包容性、提升专业性、增强抗压性”四方面更好地打造属于我制造业的“大航海时代”。

《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变革逻辑与培育策略》课题认为,数字经济重塑生产力要素,加速生产力变革,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泉。对内看,我国数字产业快速成长,产业数字化走深向实,正在强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对外看,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权的大国博弈更趋激烈。课题提出,应坚持全行业整体推进、重点领域集中施力、关键堵点精准打通,实施“215”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和“人工智能+”的指数效应,以数字经济生态升级为主线,以攻坚数字技术创新、繁荣数据要素市场、抬升数字产业生态位势、深化实数融合“数智”赋能、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等为抓手,强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对策研究》课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