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25-05-21 10:24 来源: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倍福中国作为 PC 控制技术的行业领军者,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基于 PC 的控制架构不仅赋予系统卓越的灵活性与强大性能,更为 AI、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深度集成提供了天然优势。倍福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完善的本土化服务体系与精细化成本优化策略,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倍福中国产品专家黄之震
“随着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的持续深入推进,倍福的 PC 控制理念与技术路线,有望为行业带来更多具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推动工业自动化迈向更高发展阶段。”
基于 PC 的控制架构:灵活性与高性能的完美融合
当谈及倍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时,黄之震首先强调了公司始终坚守的 PC 控制架构理念。“相较于传统控制架构,基于 PC 的控制架构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与更便捷的编程环境。”他解释道。这一理念深度贯穿于倍福全系列产品中:无论是基于 ARM 单核、性价比超高的 CX7000 控制器,还是搭载 24 核心 Intel® i9 CPU 的 C6675 控制器,均可在统一的 TwinCAT 编程环境下,完成设备全流程编程工作。
黄之震着重介绍了倍福最新的技术创新成果——基于全新内核架构的 TwinCAT PLC++ 产品。“与传统的 TwinCAT PLC 相比,TwinCAT PLC++ 配备了全新编译器,可使相同代码的直接运行速度最高提升 50%。”他透露,“经过优化器深度优化后,代码执行速度最高可提升 200%。”这一突破性进展意味着,客户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能够选用性能等级更低的产品,从而大幅降低成本。更值得关注的是,TwinCAT PLC++ 与现有产品完全兼容,支持并行运行,为客户提供了平滑过渡的技术路径。
AI 与 PLC融合:从概念到商业落地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AI-PLC”概念在行业内引发广泛热议。对此,黄之震分享了倍福的实践经验:“倍福始终坚持 PC 控制路线,性能等级 50 及以上的控制器均具备机器学习能力。”他介绍,TwinCAT 平台可在 PLC 内部实时运行机器学习模型,兼容市面上大部分基于视觉的深度学习模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倍福推出的 C6043 系列控制器集成 NVIDIA GPU,能够显著加速机器学习推理过程。
在中国市场,倍福已成功将 AI 技术应用于多个实际场景。“目前在中国,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瑕疵监测、质量检测、目标定位、预测性维护等场景均已实现落地应用。”黄之震补充道。此外,倍福今年还推出了基于云服务的机器学习训练服务,用户可直接利用云服务器进行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并一键部署到控制器上执行,极大降低了 AI 技术的应用门槛。
在生成式 AI 领域,倍福同样有所布局。“我们推出了 TwinCAT CoAgent 智能体产品,适用于 TwinCAT 开发环境,可协助工程师编写 PLC 程序、配置变量,甚至设计 HMI 界面。”黄之震表示,倍福将持续关注 AI 技术发展动态,并不断将其整合到工业控制平台中。
边缘计算与实时控制的平衡之道
随着 PLC 与 AIoT 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焦点,如何平衡边缘计算资源占用与低延时需求,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此,黄之震详细介绍了倍福的解决方案:“倍福长期坚持的 PC 控制架构,使我们的 PLC 能够很好地适应边缘计算应用场景。”他进一步解释,TwinCAT 3 平台支持多核、多线程、多任务处理,并具备独特的分核隔离功能。“例如,一台四核控制器可将一个核心专门分配给运动控制,一个核心用于 I/O 和 PLC 逻辑,一个核心运行机器学习模型,一个核心保障操作系统及网络通讯。”由于各核心完全独立运行,关键控制功能不会受到其他任务干扰,从而确保了最高级别的实时性。
在数据通信方面,倍福控制器支持广泛的 IoT 通讯协议。“除常见的总线通讯外,TCP、HTTP、MQTT、REST、ADS 等通用开放协议均能得到良好支持,可实现海量视觉和传感器数据的低延迟传输。”黄之震还介绍了倍福的 TF3820 Machine Learning Server,该服务器支持将机器学习作为网络服务,提供给多个边缘计算终端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效推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许多场景无需复杂模型即可达到理想效果。一台倍福 PLC 即可集成 PLC、IT 以及 AI 的全部功能,并在 TwinCAT 统一平台上实现简单、快速部署。”
本土化服务与成本优势:双轮驱动发展
面对 2025 年国际品牌与国产 PLC 激烈的竞争格局,黄之震认为,高质量产品、本地化服务和成本优势是企业发展的“三架马车”。“只有坚持这三大理念,才能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他强调。
在本地化服务方面,倍福中国构建了完善的服务网络。“我们在全国设立了 30 个办事处,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服务。”黄之震介绍道。此外,倍福上海总部组建了专业的产品专家团队、系统应用团队、数据科学团队以及行业经理团队,针对不同产品线、应用场景和行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倍福中国汇聚了多位曾在德国总部参与产品研发的资深工程师,能够提供深层次的专业技术服务。”
在成本优化方面,倍福持续推进产品线升级。“我们推出了一系列高性价比的 I/O、PLC 及驱动产品。”黄之震以 XTS 磁驱柔性输送系统为例,“全新推出的 XTS EcoLine 电机模块在保留标准 XTS 产品线 95% 性能的同时,价格直降 45%,有效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
PLC 未来:坚守 PC 控制技术路线
谈及 PLC 未来发展趋势,黄之震坚定地认为,基于 PC 控制的 PLC 核心竞争力将愈发显著。针对这一趋势,倍福已展开全方位战略布局。
从超紧凑型的 C6015 系列控制器,到集成 GPU 的 C6043 系列控制器,再到适用于服务器机架的 C5240 抽拉式工业PC系列,倍福始终将最新 PC 技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在软件层面,倍福不断拓展技术边界。“我们不仅将视觉硬件与软件深度集成至自身平台,还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功能融入 TwinCAT 平台体系,并推动 TwinCAT 平台适配开源的 BSD、Linux® 操作系统。”黄之震表示。在安全领域,倍福的安全 PLC、安全 I/O 以及 TwinSAFE 技术,能够全面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国内外监管机构针对控制系统陆续出台一系列法案,对系统稳定性、冗余机制等提出严格要求,这不仅提高了 PLC 的技术门槛,也进一步强化了其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黄之震补充道。
最后,黄之震介绍了倍福持续创新的产品布局——从全新的 Linux® 操作系统、TwinCAT 机器学习产品,到 MX-System 无控制柜解决方案,再到基于液体透镜技术的 Beckhoff Vision 硬件相机产品。“我们将始终坚守 PC 控制技术路线,凭借丰富多元的产品线,为客户打造更高效、更完备的控制系统。”
关于德国倍福
倍福(Beckhoff)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新技术的德资企业,创立于 1980 年,总部位于德国威尔市。作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的驱动者,倍福定义了自动化领域的许多标准,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公司所生产的工业 PC、现场总线模块、驱动产品和 TwinCAT 自动化软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相互兼容的控制系统,可为各个工控领域提供开放式自动化系统和完整的解决方案。经过 40 年的发展和努力,倍福已在世界各地设立 30 多家分支机构,加上全球的合作伙伴,业务遍及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倍福于 1997 年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区总部落户于上海市北高新产业园区,现有员工 300 人,办事处遍及国内 30 座大中城市。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子制造、金属加工、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轮胎加工、木材加工、玻璃机械、物流输送以及楼宇自动化等众多领域。
公司倾力推广的 EtherCAT 实时工业以太网于 2014 年成为中国国家推荐性标准,并已入编工信部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倍福一直注重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创新,在业内享有“创新引擎”的美誉。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它支持所有主流的工业通信协议,将 IT 技术、互联网和自动化技术完美融合在一起,为实现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更多新闻请浏览: https://www.beckhoff.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