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还劳动者以神圣的尊严

http://www.gkong.com 2008-02-19 17:16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犹如一块投入水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浪,而这些波浪所形成的漩涡焦点,最后必定汇流在企业身上。

  因为企业是逐利的,因为收入—成本=利润,因为经济人的利己本性,所以华为要求所有工作满8年的员工主动办理辞职手续,竞聘后再签订不多于3年的劳动合同;所以沃尔玛发出裁员通知,全球超过200名员工被无原则解雇,而其中中国员工占了半数;所以,一场企业“裁撤员工”的风暴席卷全国。

  无疑,利润是企业维持生存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石,但利润的创造者却是千千万万的员工。惟有企业关爱员工,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应当尊重劳动者。欣慰的是,我们仍看到很多明智的企业遵循着这条朴素的真理,迈步向前。

  企业家:发自内心“爱”员工

  相对于2007年销售收入8.5亿,利税4500万元的数字来说,湖州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大楼并不那么豪华扎眼,9层的大楼,除了办公以外,还供旗下的酒店进行客房经营。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企业,却连年获得“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百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而企业的领航者凌兰芳也获得了浙江省十大“风云浙商”和“十大企业家社会责任大奖”的荣誉。

  纵观这些荣誉和称号,很明显都立足在同一点上,那就是“雇佣关系”。这个时常诟病于民营企业的问题,在丝绸之路却解决得很顺当,很精彩。

  湖州是“丝绸之府”,驰名天下,然而这项支柱产业在经历过辉煌后,也由于体制和技术等诸多原因,在上世纪末跌入了谷底。市政府找来凌兰芳商量,希望他能担此重任,复兴丝绸产业。凌兰芳本来就是丝绸工人出身,他毅然决然地说:“我前半辈子为此付出了青春,后半辈子决心为此付出一切。”

  当时,凌兰芳一口气收购了三四家濒临倒闭的丝绸公司。2002年收购昌荣时,员工们还不知道凌董是何许人,生怕新老总一上台,就把他们扫地出门,因此第一次的见面现场气氛十分紧张,维持秩序的保安都捏了一把汗。但凌董的几句开场白一下就吸引住了在场的员工:“公司保证你们从此不受下岗折腾,只要你们愿意和努力工作,一直能干到退休的那一天!”看着员工们仍然半信半疑的目光,凌兰芳又发下狠话:“我老婆也是一名丝绸工人,她下岗之前,你们都不会下岗!”凭着这一股子豪情壮志,凌兰芳硬是拉扯着这一帮“4050”员工,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实现了企业的飞速发展。

  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节日,这个节日过得好坏与否,不仅影响着员工们一年的心情,也在企业老总们心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兄弟姐妹称呼员工的凌董,当然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每年春节,集团都会发放大量的年货,米、油、山珍茶食、水果一应俱全。有人建议干脆化繁为简,直接发钱让员工去买,可是凌董一句反问:“这还像过年的样子吗?”年货虽然拿在手里重,但却让人乐在心里,越多越沉,越让员工感到年味的浓厚。

  领导层和不能回家过年的员工一起吃年夜饭,则是位于厦门的友朋四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项坚持了近20年的“铁的纪律”。当公司董事长范清华还是一名国企高管时,他就坚持每年除夕夜和下属一起“围炉”吃年夜饭。他说:“在公司打工的多是单身汉,平时不感觉什么,但是逢年过节,寂寞感就会油然而生。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企业里他们的‘家长’,当然应该陪在他们身边。”现在,友朋四方的所有高层都坚决执行这项“纪律”。

  相比于过年过节,企业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关怀则更能让人为之心动。杭州油漆有限公司是一家国企改制企业,秉持着老国企一贯关爱员工的原则,工会主席胡连荣天天下车间,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一年夏天,酷暑难耐,于是公司又开始派发消暑饮品。然而,面对这些清凉爽口的棒冰,车间里的工人们却没有多大反应。胡连荣连忙询问原因,原来消暑饮品虽好,但口味单一,工人们并不太爱吃,而且车间工作繁忙,不到休息的时候根本没空吃。于是,领导层经过商议决定:一是把办公大楼的饮品取消了,因为办公大楼不比车间,不会出汗也有空调,谈不上要消暑;二是把本来用于办公大楼消暑饮品的那部分费用补给车间,给车间休息室都装上空调,配上冰柜,剩下的钱则归每个车间自己支配购买消暑饮品。这样一来,工人们在工作休息间隙,就可以吹着空调风,从冰柜里拿自己爱吃的东西品尝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实行后,全厂反应很强烈。因为企业关爱体恤员工的心,就是从这样一个个人性化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2005年3月31日下午,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装配工余兵用行车运送机架时发生意外,机架重重压在他的腹部上,身上大出血,生命垂危。老总叶胜康闻讯后立即安排人员带上6万元现金,将已经昏迷的余兵送到温州第三人民医院抢救。他一再叮嘱医生“要不惜一切代价治好他,费用不用担心,由我公司负担”。3天后,病人的伤口出现感染,并发现部分小肠坏死,叶胜康又将余兵转到当地医疗条件最好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动手术。眼看病情还是没有好转,叶胜康立即奔波千里,远赴南京军区总医院求助,他的诚恳最终打动了82岁的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由他亲自为余兵主刀。经过7个月的治疗,余兵终于康复出院,而老总叶胜康则已经为此花费了70万元巨额治疗费。叶胜康却对此无怨无悔,他轻描淡写地说:“我既然看见了,而且只要我做得到,总是要做的。”

  对于企业家来说,以人为本和社会责任感,应该是他们心头的一杆秤。

  企业内部:稳定的制度保障

  企业家内心对员工的爱护之情,当然是形成和谐雇佣关系的源泉,但纵然泉水喷涌不息,也还需建渠加以引导,而这都有赖于一系列向员工倾斜的制度保障体系。

  2005年5月10日是温州云天楼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员工扬眉吐气的日子,因为公司在这天成立了“劳务纠纷小组”,其目的就是针对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因各类矛盾而导致员工的情绪低落、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进行受理调查。小组的主人翁就是各类员工,他们运用企业所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及时发现雇佣问题,化解员工和企业在工作中发生的矛盾,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遏制在萌芽状态。在成立后的几个月中,“劳务纠纷小组”就受理了3起纠纷,并且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员工们很欣慰,他们说:“企业让我们感觉到大家都是平等的!”

  员工们在企业里得到了精神上的尊重,气理顺了,当然最关心的还是工资待遇,纵观杭州油漆有限公司的薪酬设置,向一线员工倾斜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该油漆公司是国企改制后的老厂,当年改制的时候,老员工们都拿到了相应的股份,每年都有稳定的几千到一万不等的分红,但是后招进来的新员工则错过了这份福利,因此常常看着人家手里的“年终奖”眼红心馋。公司高层早就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规划,2006年初,企业决定重新调整职工持股比例,决策层的意见高度统一:把原先改制时积存的800多万股份发给新员工,而已经持股20万以上的公司中层以上干部,都不再增加企业股份。可见,调整方案完全向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改制后涌现的优秀员工、普通员工包括新进员工倾斜。

  2006年公司员工郑晨因工作出色被评上“明星员工”,企业一下子就奖励了他8万股份,这意味着他每年至少可以获得1.2万元的股份分红,不禁令他欣喜万分。而且员工们的股份比领导层更为优惠,是终身制的。领导层如果卸任,相应的股份就要自动退出,而员工却没有这个问题,这可说是他们的一个“金饭碗”。

  具有激励性的工资是推进和谐雇佣关系的一大“法宝”,而完善的福利计划则是另一大“利器”。湖州丝绸之路集团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措施文件,翻一翻足有7页之厚,“打造劳动保障体系,实行‘三个百分之百’”、“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领导小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与员工三同”、“年终红包、年货、年夜饭‘三年’”……展现的俨然是一个颇为全面细致的架构。

  而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住房公积金”。2004年的2月16日,正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晚上10点多,凌董又照例来到车间拜年问候工人。这时一位名叫陆晓玲的女工壮着胆径直走到凌董身边,有点不满地说:“凌董您来问我们过年过得怎么样,我是要说两句的,实话告诉您过得不好。”原来,陆晓玲不久前和丈夫离异,只和一个读初中的女儿相依为命,租住在别人家里,可房东突然不同意续约要把她们赶走。说到这里,陆晓玲眼圈红红的:“我多渴望能拥有一间自己的住房,哪怕很小很旧。”

  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凌董感慨万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丝绸之路集团成为了率先在民营制造业企业里为员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企业,并在全国推介经验。他们遵循着“自己掏一块,公积金贷一块,帮困基金帮助借一块”的方案,三管齐下。短短的几个月之后,陆晓玲就成为全公司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第一位职工,她激动地说:“像我们这样的员工,没有多少技术,再加上生活困难,可能一辈子都与买房无缘,但现在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却实现了,真是没想到!”

  法制化:一个“换血”的契机

  2004年,新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起草,这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当时正是其母法—《劳动法》颁布10周年之际。10年间,我国的经济体制、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争议纠纷大幅度增加,劳务关系不和谐的声音常常响起。

  2008年1月1日,伴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行使法律效应。但各种争议却从来没有间断过,关于《劳动合同法》不利于企业发展、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消极影响的言论铺天盖地地袭来。

  于是对于新法,一些企业规避抵触,一些企业战战兢兢,但也有一些企业主动内省、平和面对、笑逐颜开。

  杭州西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坐落于风景秀美的之江区块,青山环抱中的球场,气势浩大地铺陈在湖泊、树林和小溪之间,随自然地势柔美起伏,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与现代化的球场设计水乳交融、尤如天成。

  然而,这样一个聚会休闲的好去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曾接踵而至。前些年,由于诸多因素,一些员工陆续离开了企业。对此,作为企业老总的张子民,心里头却总是像压了块石头:“当时因为企业经营困难而没有给这些员工办养老保险,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总觉得亏欠了他们。”

  这份亏欠感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6月份《劳动合同法》通过的消息传来,张总通过渠道了解到法律中明确规定必须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照理说,法律要到2008年才正式实施,可张总积极面对这个问题,联系了离职的员工,决定在年末之前把拖欠的养老保险金打入他们的户头。这对于已经和原单位毫无关系的员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意外的惊喜。张总却说:“企业,应该依法经营。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素质。”

  听到新法颁布的消息,浙江富康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绍丁则更为坦然:“对于新法,我可能真的没有太多感想,因为我们一直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富康包装公司,每个员工手中都会有三份劳动协议书,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书》,一份《集体合同》,一份《工资集体协议书》。

  员工在第一天进入富康包装公司,企业就会和他们签订劳动试用合同,在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者便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报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鉴证。而除此之外,企业还与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书》,对员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样也上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审核,这些举措都切实保障了公司和员工的利益。

  一个是将功补过,一个是坦然面对,那么对于湖州丝绸之路的凌董来说则是欣喜。回顾以员工为第一观念建立和谐企业文化的艰苦长路,他笑着对观察记者说:“这说明我们一直坚持的没有错!新法我们一定贯彻执行!”

  然而,对于丝绸之路这样已经在和谐劳务关系建设上领先一步的企业来说,面对新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他们思考的问题则更为深刻。

  “国家倡导效率和公平两者兼顾,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效率上去了,于是公平相对显得落后了。”凌董拿起桌子上的两根筷子打比喻:“就像这两根筷子,本来就应该成对成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就在劳动关系的层面上,让公平这一后腿也迈了上来。”

  对于《劳动合同法》会不会给企业带来成本上升影响的议论,凌董想了想说:“影响肯定有,我的判断是同行业企业之间起跑线一致了,有利于平等竞争,优者胜出。但是行业与行业之间,会拉大差距,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企业负担当然会重一些。比如我们这样的企业,没有法的时候这样做,成本就高,但别的企业不这样做,逃避了责任,成本就低。现在法律要求大家都这样做了,差距就可以拉平了,依法做的就有了优势。但是如果看行业和行业之间,那么这个差距就拉大了。”凌董又举了个例子:“比如软件开发行业,他们公司规模小,可能只有20个员工,如果实行带薪休假,并没有多大影响。可我们这样的生产密集型企业,2000多员工,每个人都带薪休假,这个成本是相当沉重的。”

  显然,凌董对于《劳动合同法》部分“一刀切”的规定,还是有一些顾虑的。法律的出台只是一个起点,它还将经历不断的完善。但无论怎样,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新法的颁布对各种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契机:新的发展模式,新的企业文化,新的品牌建设,新的战略目标……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一份适应时代潮流、更为长远的利好。

  来源:观察与思考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