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伴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极其可靠的控制应用。然而今天PLC技术发展的最终趋势却在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大多数人认为PLC将会继续失去市场份额;更有甚者认为,在工业PC面前,PLC将会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但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一些特殊工业应用领域仍将为PLC提供一定的市场份额……
  MODICON 084 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商业生产的 PLC 。 70 年代是 PLC 崛起,首先在汽车工业获得大量应用,在其它产业部门也开始应用的时期。 80 年代是它走向成熟,全面采用微电子及微处理器技术;大量推广应用,并奠定其在工业控制中不可动摇地位的时期。在此阶段 PLC 销售始终以两位数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前六年的增长率超过 35% ,后四年稳定发展,年增长率约 12% 。 90 年代开始是它的第三个发展时期。今天随着 PLC 的国际标准 IEC 61131 的正式颁布,推动了 PLC 在技术上发起新的突破。
PLC市场未来5年增长率将达7.3%
    ARC咨询集团最新报告指出,预计未来5年全球PLC市场总值将以每年7.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06年该市场总值超过83亿美元,而到2011年将接近120亿美元。 详细 >>>
  • PLC的最新发展趋势
  • PLC 发展历程回顾
  • PLC 发展形势展望
  • 对 PLC 发展的思考
  • 小型 PLC 的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
  • PLC的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浩纳尔科技  秦雪峰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主要分为PLC,工控机和嵌入式控制,而PLC自1968年诞生以后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主导者,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为自动化控制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适合于当前工业企业对自动化的需要。另一方面,PLC还必须依靠其他新技术来面对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所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工业PC所带来的冲击。PLC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新技术的采用、系统开放性和价格。 
       PLC技术发展的最终趋势仍然是人们所争论的焦点之一。大多数人认为,PLC将会继续失去市场份额;更有甚者认为,在工业PC面前,PLC将会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但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一些特殊工业应用领域仍将为PLC提供一定的市场份额。   阅读全文>>>

       1995 年,在中国的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动力调度中心,面临一个问题,动力调度中心要监控马钢来自发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动力厂(负责电力输送)的各类能源和动力信号,但这四个数据来源,包括这些能源与动力的输送的管网所涉及的上百个变电所、增压站和泵站的自身的控制系统是不兼容的,有的还是专用系统,不仅没有协议,连开发人都已经无法找到。除了通讯不兼容外,连这几个系统的控制结构也大相径庭,电厂是类似于 DCS 的结构,水厂和气厂是 PLC 结构,动力厂是 SCADA 结构,对集成人员理解系统也形成了较大的困难。该项目最后虽然没有用 OpenPLC 解决(当时还没有),但该项目的需求导致了 OpenPLC 的诞生 。

    Mr Eelco Van der Wal
    彭瑜 教授
    PLC open开启中国门
        中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和其他地区如欧洲、美国、日本相比有所不同,为了达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这种水平,必须将工控纳入生产制造的核心角色。 详细 >>>

  • PLC 未来发展: open PLC
  • 真正开放的 PLC —— OpenPLC
  •   国产 PLC 克服着资金、研发的压力,顶着用户对产品不信任的压力,凭借对国内厂商的了解和对市场准确的把握,使国产品牌在近几年内获得了一定的成长。但国内企业和国外知名品牌的重大差距仍不容忽视,未来,如何在技术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将是国产品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从经历高增长后的印度PLC市场透视国产PLC品牌出路
       中国的PLC市场将在2006年达到39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也将超过15%。和印度相比,中国市场的潜力毫不逊色,很大程度上中国仍是工控产品最大的市场。 详细 >>>
  • 国产 PLC 的未来
  • 国产 PLC 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 国产 PLC 的天时,地利,人和
  • 市场期盼小型 PLC 国产化
  • 和利时06FAPA呈现国产PLC之精彩

  • 各抒己见

  • 国产PLC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品牌的差距有多大
  • 请支持国产PLC,支持民族工业!
  • 到底谁在崇洋媚外
  •    随着 PLC 技术的不断发展, PLC 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也许您跟我们一样很想知道未来的 PLC 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PLC 与 PLC 的发展品 PAC 究竟孰优孰劣?虽已争论多年,但仍难有明确定论,也许,答案正蕴含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融合中。未来, PLC 、 PAC 与 PC 能否和谐共存。

    PLC与PAC名称变化的背后
      从 ARC 率先提出 PAC 这个概念以来,一股 PAC 的浪潮在一些自动化供应商的圈子里面涌动。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到可编程自动控制器 PAC ,一个字母之差,背后到底相差的又是什么呢? 详细 >>>

  • 选择 PAC 而不是 PLC 的 20 条理由
  • PAC 新一代工业控制之王?
  • 关注PLC
  • PLC发展简史
  • PLC的几种流派
  •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特 点及差异
  • PAC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 走近PLC
  • 什么是PLC
  • PLC 的定义
  • PLC 的主要特点
  • PLC 的功能
  • PLC 的发展阶段
  • PLC 的分类
  • PLC 的基本结构
  • 什么是软PLC
  • “ABB推出更为先进的AC500可
    编程控制器”
    三菱电机与中国制造业一起腾飞 让可靠性与创新完美结合 PLC系统与电源系统的整合应用
  • 盘点PLC的竞争者
  • PLC发展大潮流——网络控制
  • 对国产PLC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 世界上最快的PLC—来自VIPA的SPEED7
  • IEC 61131、PLC和软PLC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趋势
  •  
  • PLC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设计策略
  • PLC使用经验谈
  • PC与PLC控制
  • PLC应用设计步骤和简介
  •  
    免责声明:本专题部分内容转自其它媒体、论坛或博客,其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之嫌,烦请告知,本网会及时处理。中华工控网不承担由此带来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以及任何由此产生的争议。
    策划:杨惠 制作:杨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