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8年初的大范围雪灾,波及个20省(区),受灾人数过亿;造成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由此造成人员和物质流动阻滞的连锁反应。 而这场雪灾的最大破坏力正体现在对电力的中断上,电力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了电,一切便迅速陷入全面瘫痪。正如这次雪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示的:大雪压断电缆导致电网中断,电气化列车因此无法开行,又使电厂急需的煤炭无法运抵,人员、物资流通受阻,正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公路和机场的冰封,使铁路的困境更加凸显。 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社会运行大系统的脆弱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所独有,但却是应该引起我们特别警惕的。 |
|
|
|
|
|
|
探究南方雪灾根源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到南岭之间出现长时间、大面积、大强度的降雪和冻雨等灾害天气,造成输电线路结冰和输电高压铁塔倒塌大范围断电事故,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和民航严重受阻,城市生活基本设施(水、电、路)受到严重影响,民房和农田蔬菜大棚被积雪压垮。由于此时恰逢每年一度的春节民众迁徙大潮,上述南方特大雪灾的危害更加突出。
那么,2008年1月的南方特大雪灾究竟是如何成因的呢?为什么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我国南方会大范围持续低温多雪呢?气象学家的回答依然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大气环流改变”。问题是,为什么大气环流发生这种改变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