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与施耐德电气共同主办的“2025施耐德电气创赢计划·第六季创新日”在上海举办。在这场聚焦AI技术创新与生态协作的会议现场,施耐德电气宣布5家中小企业加入“创赢计划AI+探索营”,即将开启AI+产业的联合创新之旅。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深度解析了AI与工业、能源场景的融合价值,并携手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了AI技术的战略趋势、生态图景及应用落地路径,彰显出施耐德电气在AI领域积极构建创新生态、赋能产业共创共赢的领先姿态。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意在推动AI与各行业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加速构建创新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施耐德电气切实呼应政策引导,力求通过“创赢计划”这一优质创新平台,加速推进AI技术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赋能产业生态共同拓展新的价值空间。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熊宜表示:“AI技术引领的革新趋势,不仅将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驱动着更多企业通过跨界创新和生态协作实现价值跃迁。在这一背景下,施耐德电气希望依托‘创赢计划’,携手包括初创企业在内的众多产业伙伴共建AI生态,聚力AI创新,推动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速落地,为产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深度拆解AI场景,指引产业应用新蓝海
在本次创新日活动中,施耐德电气结合自身的深刻洞察与丰富实践,深度拆解了AI在未来工业、能源管理及供应链转型等领域的一系列应用场景,为广大企业的AI应用探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中国区数字化和AI应用总监王磊
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中国区数字化和AI应用总监王磊表示,在辅助工程设计及交付、人员赋能、工艺优化、设备智能运维、安全行为检测及节能降耗等诸多工业场景,AI有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空间,可以为“从设计到运营”的工厂全生命周期提供全程赋能,推动生产制造的智能升级。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数字楼宇和智能系统产品市场部负责人魏琨指出:目前施耐德电气正在积极探索AI在能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包括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决策支持及能源优化等应用场景,以期帮助企业全面提升运维效率和行业能效,改善设备维护难、运营成本高昂和安全隐患等一系列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数字楼宇和智能系统产品市场部负责人魏琨
结合施耐德电气自身运营工厂中的实践经验,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数字化及智能制造总监禅琰介绍,面对供应链转型需求,AI则可以助力企业驱动端到端的供应链转型,通过重塑供应链岗位、优化物流运输、提升设备可用性、优化采购定价以及提升安全管理等途径,驱动供应链运营效率驱动运营效率持续跃升。
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数字化及智能制造总监禅琰
集结“AI+探索营”,新概念与成熟案例交相辉映
本次“创赢计划”活动面向“未来工业”和“绿色能源管理”两大应用领域,以聚焦创新探索的“AI+探索营”与聚焦业务赋能的“成长营”并驾齐驱,旨在深度赋能联合创新伙伴,加速推进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产品方案打磨直至产业化推广等各个阶段的AI成果转化进程,从而为AI技术描绘出更加清晰的商业价值路线图。
在本届“创赢计划”当中,天津纵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艾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英特费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悠桦林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预见明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从150余家报名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AI+探索营”的入营企业,一系列颇具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行业创新课题亦随之崭露头角。
其中,EAE+AIoT预测性维护项目可以在边缘控制器上实现轻量化部署,通过对算力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更加轻巧、便捷的过程监控与预测性维护服务;EcoBatch柔性操作自由编排系统项目可以充分利用EAE调度应用的自动生成功能,实现工艺流程及产品配方的在线自由编排,满足柔性化生产需求;HMI工程软件AI辅助设计项目由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体搭建,能够基于用户交互和图片示例进行HMI界面辅助设计,提升设计便捷性;农药灌装包装线产线协同项目实现了由AI与数据驱动决策,并整合了运筹优化算法等核心能力,能够助力灌装车间实现智能化柔性生产,显著提升效率;动态智能供应链项目则利用AI精准预测、实时优化调整和多目标平衡等核心技术,建立了库存和产能的双重预测模型,驱动供应链优化及降本增效。
自“创赢计划”发起以来,众多创新项目已成功孵化并实现快速发展。本次活动还分享了往期“创赢计划”的优秀案例成果。这些成功案例不仅证明了“创赢计划”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例如,此前由成长营成功孵化落地的垃圾焚烧电厂燃烧参数优化方案已在嘉定再生能源智慧工厂、太仓协鑫焚烧电厂等项目中成功应用,并助力嘉定工厂成功获评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再如,同样脱胎于创赢计划的ATV Predict Plus传动系统预测性维护平台项目已成功服务多个企业,揭示了AI在赋能全生命周期数字服务业务上的巨大潜力。
这些不断涌现的优秀合作伙伴和联创案例,正是“创赢计划”持续赋能伙伴、赋能生态的生动写照。自启动以来,施耐德电气“创赢计划”已累计吸引超过1400家中小企业参与,孵化出40多项具有突出价值的联创成果,成为构建创新生态、价值交汇共融的优质平台。
价值交汇共创共赢,共同拥抱AI新时代
“创赢计划”搭建的创新平台,也为激发思维碰撞的跨界交流提供了一扇窗口。在创新日活动现场,英诺天使基金投资合伙人肖毅从投资人视角出发,分享了对AI及智能制造的洞察。他谈到:“当前,行业投资迎来回暖,初创企业和大企业在发展AI等工业智能化核心能力的同时,还需着眼于将标杆案例进行复制和移植,实现技术价值的延伸,让更多的产业相关方从中受益。”
英诺天使基金投资合伙人肖毅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古月也在发言中指出:“当前,促进创新企业之间的生态共融、价值共创,已经成为推动AI技术深度融合产业场景、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途径。施耐德电气希望更多的企业可以依托‘创赢计划’平台,不断从技术共创迈向价值共赢,在实现自身追求的同时,也不断为AI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古月
展望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借助“创赢计划”这一平台,携手更多有信心、有专长、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AI等创新技术应用领域展开紧密协作与互相赋能。通过创新共赢,施耐德电气将着力打造生态圈与未来科技影响力,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