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img align=absmiddle src=pic/url.gif border=0><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ekang.net.cn"> http://www.ekang.net.cn"</a>;><br><A HREF="/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6341756952443.jpg" TARGET=_blank><IMG SRC="/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6341756952443.jp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80)this.width=580"></A></a><BR> 钟表计时的原理——振动 <BR> <BR> Date&Time:[ 2006-1-7 21:00:27 ] Hits:[ 18 ] <BR> <BR> <BR> 钟摆的摆动,秋千的荡动,心脏的跳动, 小鸟飞开引起的树枝颤动等等,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地往复<BR> 运动,这种运动叫振动。</P><P> <BR> 用一根细线把小钢球悬挂起来,这叫单摆,是最简单的振动系统。将小球稍微推离平衡位置到达某一高度, <BR> 然后放手, 它就开始摆动。假如没有空气阻力,小球将一直摆动下去,永不停止, 这种运动叫无阻尼振动。实际<BR> 上由于空气阻力, 小球最终要停止在平衡位置上。</P><P> <BR> 仔细观察摆动过程,可以发现小球摆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总是一样的,这是单摆的等时性。这个时间称为振动<BR> 的周期。一秒钟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的频率,单位是赫兹。如一秒钟内完成10次振动,它的频率是10赫兹,<BR> 一次振动所用时间为1/10秒,周期就是1/10秒。单摆的等时性, 据说是1582年伽利略在观察教堂的大铜吊灯<BR> 时,首先发现的。</P><P> <BR> 小球摆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 单摆的周期取决于悬挂小球的细线长度,与小球质<BR> 量、摆动振幅无关。</P><P> <BR> 单摆的振动是最简单的,实际的振动现象要复杂得多,不仅有机械振动,还有电磁振动、原子振动,它们都遵循<BR> 相同的振动规律。</P><P> <BR> 振动是一种很普遍的运动现象,由于它的等时性,长期以来人们用这个原理来制作钟表。世界上第一架摆钟是<BR> 1650年德国物理学家惠更斯制作的。</P><P> <BR> 此后利用振动原理计时,使时间的计量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致经历了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三个历<BR> 程。老式的挂钟靠摆锤的摆动来计时; 机械手表中的核心部件,是摆轮和游丝,电子表是利用电磁振动的等时性来<BR> 计时的。</P><P> 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 也是利用原子会发生振动的特性制成的。</P><P> 由于原子振动频率特别稳定,因此这种钟十分准确,30万年也相差不到一秒。<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