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切割机发展的现状:
1 切割行业的现状
我国切割行业主要有以下几类生产企业组成1)门式切割机;2)小车式切割机及割嘴;3)等离子切割电源及割嘴;4)手工焊割炬及焊割嘴等。切割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产品从单一的手工割炬发展成为一个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近年来,我国门式数控切割机生产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 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有较大市场的新产品,它在今后几年中会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1.1 门式切割机
现代仿形切割仍以门式数控切割机为主,因为只有这种数控切割方式,才能有效地保证切割过程中的工序完全自动化。我国数控切割技术发展比较晚,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八十年代以前,在我国,板材下料主要是以手工或半自动小车下料为主。进入八十年,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利用先进的切割技术,不仅是保证产品焊接质量的关键,同时也使得板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在一些板材用量较大的企业,由于板材利用率的提高,缩短了数控切割机的设备投资回收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数控切割机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从而推动了我国切割行业的飞速发展。
其中数控门式自动焊机利用焊缝同步跟踪系统,已成功地运用在挂车变截面底梁的自动焊接生产中。使得挂车变截面底梁由原来的分段焊接,实现了一次连续焊接成形。这样不仅使产品的焊接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生产效率成倍提高。目前,已有近十家挂车生产企业在使用这一设备,并取得了很好的
1.2 小车式切割机及割嘴
小车式切割机,作为切割行业传统的板材下料设备,由于操作简便、使用灵活等特点,所以在各个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这几年在技术上和品种上虽没有很大的发展,但产品质量总体趋于稳定。在我国,每年仍有相当部分的板材还是采用小车下料,因此目前市场需求量不会有很大的波动。我国小车式切割机和割嘴生产厂家,大多是一些老企业,加工设备比较落后,总体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形式仍以单件多工序加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易控制。而发达国家生产此类产品,均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特别是割嘴生产,大多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因此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严格的控制。各企业应加快设备更新换代,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开发新品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小车切割机市场非常活跃,为了应对市场,参与竞争。一些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对企业现有的技术、资金和人员进行重组。产品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并取得了成功。
1.3 等离子切割电源及割嘴
等离子切割技术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其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由于等离子切割有较好的切割质量,热变形小,切割速度快等优点,特别是在有色金属和薄板切割方面,其优势更为明显。采用精细等离子切割技术,材料切割表面质量已达到了激光切割质量的下限。随着对等离子切割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人们对等离子切割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因此等离子切割机在各行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国产等离子切割电源有了很大的发展。晶闸管逆变电源正逐步替代了原来的漏抗式等离子电源。目前产品的规格比较齐全,特别是在大功率等离子电源上,这几年有了很大的突破。武进市宏伟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常州泛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向市场推出了大功率等离子切割电源。国产等离子电源,大多用于手工切割和配在小车切割机上。配用于数控切割机上的各类等离子电源还不多,国外同类产品则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同国外产品相比,我国等离子电源的稳定性较差,故障率较高,电极、喷嘴、涡流环等配件的加工精度不高,造成了等离子易损件使用寿命较短。在行业中,由于缺乏等离子切割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转换的机制,因此新产品开发速度不快,新技术运用不广。制约了等离子切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
1.4 焊割炬及焊割嘴
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手工焊割炬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范围很广泛。手工割炬这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国内制造这一产品的厂家较多,而且分布相当广泛。
这几年,我国的切割行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与发达国家同行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至今仍有一些因素在制约着切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切割基础理论和切割机理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对切割工艺参数的研究不够重视。而国外企业则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他们有一整套对切割基础理论和工艺参数的研究体系,这也就保证他们不断地有新产品推向市场。“重焊接轻切割”的传统观念仍有一定的市场。目前仍有些企业采用手工或小车切割机进行板材下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其行业中还颇有知名度。这其中固然有企业自身的经济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这些企业对切割工艺不重视。这就使得我国利用数控切割机下料的板材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