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最多的光纤,就是家里的入户光纤。电信、移动或者联通等宽带运营商将所有的网络通过这根普通光纤作为载体带入到千家万户。如果把你手机之中的视频、语音、文字等比作汽车,那光纤就是具备1万个车道的高速公路。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你有没有发现,家里的宽带从20M到100M,又到200M甚至500M,以后甚至会达到1G以上。但是,你家里的光纤从来没有换过,因为一根光纤的通信容量理论可以达到几百TB/秒(相当于13亿人同时打电话时每秒产生的数据量)可以满足人一生之中几乎所有的通信需求,所以只需要升级光电解调设备(3G,4G,5G,6G......)就可以提升宽带速度。
但是,你知道,光纤除了通信,还能够被当作温度、声波振动、应力应变等传感器来使用吗?
光纤除了通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感了,比如,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地铁站都有光纤作为温度传感器为地铁保驾护航;几乎所有的储油罐顶上都有可定位且本征防爆不带电的光纤作为温度传感器为储油罐的安全实时预警;几乎所有的煤矿都已经将光纤作为温度传感器为煤矿安全24小时不间断的巡航,但是以上几乎所有的应用,都仅限于米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即将每一米的光纤当成一个具备定位功能的温度传感器。比如油罐顶部二次密封圈周长为50米,那相当于50个温度传感器,但是如果有一个1公分的小区域位置点,因为某些原因发生了过热现象且温度越来越高,由于光纤的温度感知分辨率是米级的,受限于小热点的尺寸与光纤感知分辨率之间的巨大差距,相当于实际1公分的小区域光纤每感知到100℃温升,仅能够解析出1℃的温升。
针对以上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等待发热点足够大或者温度足够高再预警,这个是没有任何道理且是非常错误的解决问题方式。另外一种方式即是通过提升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分辨能力。通过光学理论与实践,提升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光纤感知分辨率,是一个非常艰难且道路曲折的过程。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著称的布里渊科技团队,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又是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团队在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深耕细作长达15年之久,终于在2022年底完成了突破。实现了将50km光缆变成100万个具备厘米级定位功能的AI智能温度传感器的黑科技。有了这项黑科技并不断突破,未来在很多的应用领域,将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商业模式会产生。
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一下,这项技术可以在所有的储油罐不需换光纤的情况下,仅仅像4G升级5G一样,升级分布式光纤传感解调设备。即可将油罐顶上的50米光纤等效的50个温度传感器升级成50米光纤等效于1000个温度传感器,此时此刻,即使是1公分的小区域发生了温度变化,设备主机能解析出巨大的温升变化同时也可以非常精准的定位到5公分以内的区域位置。再比如家庭地暖、电线、水管等都可以与普通光纤绑定在一起,当出现地暖漏水堵塞、电线老化发热、水管破裂、高层火灾、火灾后人员疏散等问题时,厘米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都可以一一化解。同时光纤使用普通通信光纤,通信光纤最低价格达到0.1元/米以下,柔性强、耐腐蚀、耐高温,与建筑有几乎相同的使用寿命。再比如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安全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绊脚石,如果可以将光纤植入到锂电池之中,同时将所有的汽车发热部件与光纤绑定联动,我们将能够通过汽车屏幕,看到汽车内几乎所有位置点,多达几千上万个光纤温度传感器的3维展示,实时监测车内最高温度以及最高温度点的位置,同时实时的进行升温报警与超温预警,可以精准到厘米级别的异常,给我们争取到最宝贵的逃生时间,为我们的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将50km光缆转换成100万个厘米级定位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提高的各类应用场景的智能化程度,实现更加精确、高效的监测和管理,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