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调试过程
(1)先对电机进行自整定,将电机的定子电感、定子电阻等参数读入变频器。
(2)将编码器的信号接至变频器,并在变频器上设定编码器的圈数。然后用面板给定频率和启停控制,观察显示的运行频率是否在设定频率的左右波动。因为运用闭环矢量控制时,运行频率总是接近设定频率,所以运行频率是在设定频率的附近波动的。
(3)在程序中设定空芯卷径和最大卷径的数值。通过前面卷径计算的公式算出电机尾部所加编码器产生的最大脉冲量(P2)和最低脉冲量(P2)。通过算出的最大脉冲量对收卷电机的速度进行限定,因为变频器用作张力控制时,如果不对最高速进行限定,一旦出现断纱等情况,收卷电机会飞车的。最低脉冲量是为了避免收卷变频器运行在2Hz以下,因为变频器在2Hz以下运行时,电机的转矩特性很差,会出现抖动的现象。
(4)通过前面分析的整个收卷的动态过程,在不同卷径和不同运行速度的各个阶段,进行一定的转矩补偿。补偿的大小,以电机额定转距的百分比来设定。
五、参数简表
附表1:TD3300功能参数简表
|
F0组:基本功能 |
|
功能码 |
名称 |
LCD画面显示 |
设定范围 |
最小单位 |
设定值 |
更改 |
|
F0.02 |
控制方式 |
|
|
|
1 |
○ |
|
F0.05 |
运行命令选择 |
|
|
|
1 |
× |
|
F0.07 |
最大输出频率 |
|
|
|
100 |
× |
|
F0.08 |
上限频率 |
|
|
|
100 |
× |
|
F0.10 |
加速时间 |
|
|
|
10 |
○ |
|
F0.11 |
减速时间 |
|
|
|
10 |
|
|
F1组:电机参数 |
|
功能码 |
名称 |
LCD画面显示 |
设定范围 |
最小单位 |
设定值 |
更改 |
|
F1.00 |
机械传动比 |
|
|
|
13.32 |
|
|
F1.01 |
电机额定功率 |
|
|
|
18.5 |
|
|
F1.02 |
电机额定电压 |
|
|
|
380 |
|
|
F1.03 |
电机额定电流 |
|
|
|
35.9 |
|
|
F1.04 |
电机额定频率 |
|
|
|
50 |
|
|
F1.05 |
电机额定转速 |
|
|
|
1470 |
|
|
F1.06 |
电机过载保护方式 |
|
|
|
2 |
|
|
F1.07 |
电机过载保护系数 |
|
|
|
110 |
|
F2组:辅助参数 |
|
功能码 |
名称 |
LCD画面显示 |
设定范围 |
最小单位 |
设定值 |
更改 |
|
F2.06 |
频率限定选择 |
|
|
|
1 |
|
|
|
F3组:矢量控制 |
|
功能码 |
名称 |
LCD画面显示 |
设定范围 |
最小单位 |
设定值 |
更改 |
|
F3.06 |
张力控制选择 |
|
|
|
3 |
|
|
F5组:开关量端子 |
|
功能码 |
名称 |
LCD画面显示 |
设定范围 |
最小单位 |
设定值 |
更改 |
|
F5.03 |
张力方向切换端子 |
|
|
|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8组:张力控制功能1 |
功能码 |
名称 |
LCD画面显示 |
设定范围 |
最小单位 |
设定值 |
更改 |
F8.00 |
卷取模式 |
|
|
|
0 |
|
F8.01 |
张力设定选择 |
|
|
|
3 |
|
F8.03 |
最大张力 |
|
|
|
4000 |
|
F8.05 |
零速张力 |
|
|
|
1400 |
|
F8.08 |
卷径来源选择 |
|
|
|
3 |
|
F8.09 |
最大卷径 |
|
|
|
1000 |
|
F8.11 |
初始卷径选择 |
|
|
|
2 |
|
F8.17 |
张力方向选择 |
|
|
|
0 |
|
|
FB:编码器功能 |
|
功能码 |
名称 |
LCD画面显示 |
设定范围 |
最小单位 |
设定值 |
更改 |
|
FB.01 |
编码器线数 |
|
|
|
600 |
|
|
FB.02 |
PG方向 |
|
|
|
0 |
|
结束语: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我们必须提高产品性能,使我们的产品能够适应我们的工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