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文化、市公安协同监控项目
网络监控系统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综合性安全防范系统。网络监控系统以前主要对国家一些重要的职能部门,作为一种特殊的安全防范用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民用的设施、工作场所的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监控防盗报警技术在转为民用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其技术不断进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成本也不断降低,所以得到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应用,迅速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普及开来,成为智能化建筑必不可少的一个系统。是社会各部门保护自身利益、提高商业信誉、内部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其性能可靠、功能先进、形象直接,越来越受到各部门的重视。
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得同时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的治安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本着党执政为民,创建和谐时候的指导思想,为了能更好的统一管理城市的治安、卫生、交通情况,拒绝犯罪和不文明行为。在公安厅统一规划下,提出了创建平安城市的构想。
随着网络技术和视频处理的飞速发展,监控网络化,视频数字化,是必然趋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全实时、远处、随时随地的监控和调度功能,在工作中显得非常必要和便利。也为实现平安城市的构思的实现提供可行的方案。
我们将以诚挚、严谨的态度,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着实用、高效、优质、领先、节约的原则,并结合贵方的实际需求,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型、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制定了本方案,供贵方审阅、酌定。
2.1 对全城区的众多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公园,生活区,等场所进行统一监控。
2.2 在公安部门的监控中心能通过网络能清晰的看到每个监控点实时图像。对重点治安公共场所,需要增加云台装备,在网络上能实时控制摄像机的上下左右转动,及时了解现场的情况。
2.3 对于治安重点防护区域,夜晚也需要监控,摄像机可以采用低照度摄像机或红外摄像机,能在弱光或黑暗的场所看清室内上网人员的一举一动。
2.4 在市局设立监控中心的电视墙上实现视频观看。在大屏上能及时调出各个城区小区的实时视频。并能实现远程控制。
2.5 在市局监控中心,或分局等其他有网络的地方,实现网络视频观看。凭用户名/密码等方便快捷地等了到视频监控系统中观看视频。用户观看视频可以使用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必须同时支持IE浏览器方式的访问。
2.6 在用户PDA上,无线观看各个视频点的视频画面。
2.7 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
2.8 在市局监控中心,能确保存储各个监控点的视频达三天以上的时间。中心存储统一管理、调度、查询。
2.9 存储采用中心存储和前端设备存储两种方式,录像资料互为备份。
2.10 长时间、循环录像,可按事件、时间、视频等信息分类查询、检索、管理。
2.11 电子地图功能,方便用户及时选择浏览视频。
2.12 在市局监控中心,或分局等其他有网络的地方,凭用户名/密码等方便快捷地等了到视频监控系统中观看视频。用户观看视频可以使用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必须同时支持IE浏览器方式的访问。
2.13 用户帐户分配、权限分配有市局统一分配。
3.1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一个先进、合理、成熟的安防系统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本系统方案设计正是遵循以下原则:
可靠性——系统必须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先进性——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配置必须在技术上先进和适应性较好
经济性——在满足先进性和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前提下尽量节省投资
开放性——在总体规划系统选型时,需考虑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集成特性和系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可能性。
可兼容性——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可以采用不同厂商和不同类型的产品,并可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得到持续的充实和提高。
模块化——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满足在扩充及更换设备时的通用性及替代性。
实际性——以实际应用效果为原则对设备进行选配,充分考虑各种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和相互间功能配合的协调性,使这个系统长期稳定运转。
3.2.1出入道口监控点设置:
3.2.2黑夜交通要道或昏暗场所的监控点设置:
3.2.3重点治安场所的监控点设置:
3.2.3公园、广场等多点监控场所的设置:
3.2.4成规模小区的监控点设置
小区因为面积大,且自成一体,有独立的物业管理单位,所以平安城市和小区本身的安防监控相结合。在小区安保部门设立分控中心,管理小区范围内的视频监控点,同时通过小区宽带或者租用电信的宽带网络,把视频同时接入到平安城市的监控中心;对已有的摄像点进行改造,在不影响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无缝的接入到平安城市的监控平台上来。
监控中心采用分级设置、多级级联的方式组建。
1、正规小区、大型企事业单位、广场、公园等大型单位,可以自成一个2级分控中心。多个二级监控中心接入市一级监控平台。
2、其他零散的监控直接接入平安城市一级监控平台。
摄像机采集的模拟视频,通过网络视频数字化之后,传送到网络中,接入市局中心监控机房,通过解码器,把数字化视频流还原成模拟信号,接入电视墙观看。
3.4用户观看/控制视频
3.4.1网络用户联网观看
l 每个用户通过统一分配的帐户和密码,登陆中心管理服务器,观看/控制权限范围内的视频监控点。
l 用户的权限分级多达64个级别,每个用户的权限级别都可以不同,控制的优先权不同。
l 系统论理上支持无限多个用户,至少支持4000个用户同时在线;在线用户越多多中心服务器的硬件性能要求越高。
3.4.2保卫部门电视墙观看(见上图监控中心电视墙)
对于专门的保卫部门或保卫人员,除了可以在电脑上观看实时视频外,同时可以在监控中心的大屏电视墙上观看视频。通过遥控器控制/配置解码器。方便、直观、实用。
3.4.3 PDA无线用户无线观看
无线上网真正实现视频监控的随心所欲的理想。随时随地观看网络中的视频。
无论是无线局域网,还是无线GPRS/CDMA/3G网络,通过笔记本联网观看视频,和通过有线以太网观看视频的方式相同。
更具高科技含量的是在PDA上观看无线视频,方便领导查询、及时指导工作,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室外,只要GPRS/CDMA/3G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通过无线上网通道,观看无线视频。
在监控中心机房,“中心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监视器”等软件在一个PC机上运行,虽然软件之间没有冲突,但是每个软件都占用较多的CPU资源和RAM资源。软件正常运行要求PC机的配置必须很高。强烈建议中心服务器软件和其他软件分开在不同的PC上运行。
4.1多级用户名密码认证机制
蓝斯通信自主研发的LZ8713V无线视频终端设备和系统,相互之间的通讯连接都是有用户名/密码保护的。“终端设备”、“中心服务器”、“用户客户端”三者之间都是通过网络连接。
“用户”登陆“前端设备”,“中心”登陆“前端设备”,以及“用户”登陆“中心”都是需要用户名和密码的,这些用户名和密码机制是系统安全最基本,最可靠的的措施之一。
用户名和密码在网络传输,如果是明码传输,被窃听获取的可能性很大,帐户被盗用的可能性就很大,系统的任何一次用户名和密码在网络上传输都是经过加密的。即便被盗用也无法破解。DES加密方式理论上没有破解的可能。
DES加密的原理是:在传输用户名和密码之前,系统随即生成32位随机数,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后再传输,每次生产的随机数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可能是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但是每次传输出去的加密后的代码都是不同的。传输就一次,被截获的可能小,截获后破解的可能性更小,即便有能力破解,账户下次的加密格式已经变化,不知下次加密的随机数也无法正常登陆系统。这也就是DES加密理论上都无法破解的原因。
4.3独有的网络传输协议
视频数字流在视频服务器中打包发送到IP网络中的时候,打包的格式,以及流媒体的压缩编码格式都是独有的。只有专有的解码软件才能解出正常的图像,否则只是乱码而已。
4.4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系统
LZ8713V无线视频终端是个内置简单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设备,自成一体,脱离PC单独工作,操作系统的工作模式、指令等都是自定义的,且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密核心产品。设备不会受到外部病毒、恶意软件的侵扰和破坏。系统的安全性自是更上一层楼。
第五章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可应用在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络之上。监控中心安装LZ8713S无线视频终端,局域网中的授权用户可监控远程现场。不同的监控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监控需求灵活切换到任意一个监控现场,可多人同时观看一个现场,也可以不同用户选择任意现场监控。
监控用户可分配给不同的控制权限。控制权限高的用户可优先对设备进行控制,如控制云台转动选择监视区域对象;调节摄像机镜头改变监视范围和观察效果;还可以对指定的其他现场设备开关进行控制等。
系统具有在同一客户终端上同时监视四路、八路或者十六路前端图像的功能。用户点击某一路图像时可放大实时监控。
监控用户可将监控现场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按顺序轮流切换,也可在一个图像框内轮巡显示全部的摄像机画面。画面切换间隔时间可灵活设置,画面间隔时间可调节。
5.5控制优先权机制
管理机制完善,可以给不同级别的用户分别分配相应的控制权限。
用户可以按时间、摄像机号、报警事件等条件智能化快速检索回放记录的录像资料,可以用软件内置的播放器进行播放。图像播放速度可手动调节。
若某一报警探测器布防时选择录像功能,则当该报警探测器有报警发生时,自动进行录像,录像时间用户可以事先设定,录像速度也可以调节。报警自动录像文件保存在图像监控系统服务器的硬盘上。
监控终端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选择系统各个监控前端进行录像控制,图像数据保存在客户端本地的硬盘上。
用户可以按时间、摄像机号、报警事件等条件智能化快速检索回放记录的录像资料,可以用软件内置的播放器进行播放。图像播放速度可手动调节。
录像硬盘空间:录像空间管理采用自动循环覆盖的方式,即可根据用户的需求保存相应时间段的文件,过时的记录将被自动删除。
录像文件备份:录像文件可以有选择地备份到光盘或网络硬盘,以便重要录像的长期保存。
录像文件删除:可以随时将没有保存价值的录像文件手动给以删除。
硬盘容量提示:提供可用磁盘存储剩余空间容量提示,当达到预警位置,在服务器端将会有磁盘容量不足的提示。
在系统实时监控时,提供手动抓图的快捷键。用户可以在监控的同时,将一些重点情况保存。
5.8远程报警及联动控制
当发生报警时,可联动一个或者几个设备协同工作。报警信号输入可来自烟感探测器、红外防盗报警探测器等各种报警检测设备,输出控制信号可配置与各个报警信号相关联。当监视点发生报警时,系统自动启动各种对应的联动设备,自动录像。监控客户终端可显示报警信息,并有声音报警提示。
提供安全完善的用户帐号密码管理功能和严格的控制权限分级制度。只有经过授权、拥有帐号密码的用户才能浏览或控制摄象机。
系统采用严格的操作密码保护机制。
现场监控设备―无线视频终端,有用户级密码保护。维护人员如需修改设备设置,必须输入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访问认证:用户进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必须事先进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授予相应的权限监视和控制权限。
1)功能集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常规的解决方案都是将上述的功能利用多个系统来实现,造价高且以后的扩充和升级不方便。本方案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将多个功能集成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网高速准确的优点,同时也容易将各种服务需求集成于Internet,体现了先进性和经济性。
2)优秀的图像品质
采用先进的H.264编解码技术,图像清晰、自然。标准分辨率320x240像素(CIF格式),最高达640x480像素(D1格式)。图像无闪烁,连续性好,标准图像帧率25帧/秒(PAL制式)、30帧/秒(NTSC制式)。
3)低带宽占用
传输图像在25帧/秒、分辨率320x240像素时,平均占用带宽仅为250kbps,使用户在同样的网络条件下可传输的视频路数提高了数倍,无形中节约了用户的网络资源投入。
4)系统结构灵活
采用标准的组网方式,可以组成点对点的监控系统,又可以组成一个中心对各站点的系统;在网络上可以设置多个分控图像工作站,满足多个用户的需要,可以组成多级监控系统。
5)可扩容性强
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平滑实现端局扩容、中心扩容和分控台扩容。无论单级扩容或多级扩容都可以充分利用前期资源,降低扩容投入成本。
6)易操作性
控制界面、菜单全为中文,用户可以非常迅速地熟悉操作软件的使用。
7)自主开发
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均属自主开发,能够及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响应用户的特殊需求,针对用户的要求进行功能方面的量身定做。
因为某些原因,方案中图片无法正常显示,需要完整方案的朋友,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