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背景
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景区,以野象自由活动与游客有序游览相结合为特色。
然而,由于野象具有自由活动的特性,多次出现野象闯入人员管控区域的情况,这不仅对游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给景区的运营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同时,野象谷周边的居民也面临着野象靠近的安全隐患。为有效避免人象冲突,保障游客和周边居民的安全,特制定本套基于RFID有源 2.4G 技术的预警解决方案。
2. RFID 硬件选型和部署
2.1 硬件选型
- 有源电子耳标:选用专为野生动物设计的有源 2.4G 电子耳标。
- 该耳标具备防水、防摔、抗冲击性能,能适应野象复杂的活动环境和野外恶劣天气;
- 续航时间长,可减少频繁更换电池的麻烦;
- 信号稳定,确保能被基站准确识别;
- 体积小巧、重量轻,佩戴在大象耳朵上不会对其活动造成明显影响;
- 耳标材质安全无毒,不会危害大象健康。
- 有源 2.4G 基站:选择接收灵敏度高、识别距离适中的有源 2.4G 基站。
- 其识别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能有效覆盖游客管控区域及周边居民活动范围;
- 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支持语音报警功能,可发出清晰、响亮的警示语音;
- 基站外壳坚固耐用,适应户外各种环境条件,且安装方式灵活便捷。
2.2 硬件部署
- 有源电子耳标部署:组织专业人员对野象谷内的大象进行安全、有序的捕捉(如必要),将有源电子耳标牢固地佩戴在每头大象的耳朵上,确保耳标不会轻易脱落。
- 有源 2.4G 基站部署:在野象谷的游客管控区域,沿着区域边界、主要游览路线、观景台等游客集中区域合理安装有源 2.4G 基站,形成全面覆盖的监测网络,确保无监测死角。在野象谷附近周边的居民区域,沿着村庄边缘、居民主要活动场所周边等位置安装基站,保障居民安全。
3. 可定制开发配套软件及功能
配套软件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 耳标与大象的信息绑定:软件可将每一个有源电子耳标与对应的大象信息进行绑定,包括大象的编号、名称、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方便对大象进行精准管理和识别。
- 大象后台查看游客安全区记录:后台系统会自动记录大象进入游客安全区的相关信息,如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停留时长等,工作人员可随时在后台查看这些记录,了解大象进入安全区的情况。
- 后台可视化数据:软件通过后台可视化界面展示数据,工作人员能直观地了解哪头象经常闯入游客安全区域,包括闯入次数、闯入频率等信息,为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 可查询大象定位信息(区域定位):软件支持查询大象的区域定位信息,能显示大象当前所在的大致区域,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大象的活动范围和动向。
4. 方案效果
- 有效预警,保障安全:当佩戴有源电子耳标的大象靠近游客管控区域或周边居民区域时,有源 2.4G 基站能及时接收到信号并发出警报语音,警示游客和居民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从而有效避免人象冲突,防止游客和居民受到伤害。
- 精准管理,掌握动态:通过配套管理软件,工作人员可以掌握每头大象的信息、进入安全区的记录、活动区域等情况,便于对大象进行科学管理,针对经常闯入安全区域的大象采取相应的引导或管理措施。
- 全面覆盖,提升保障范围:方案不仅覆盖野象谷的游客管控区域,还延伸到周边居民区域,将安全保障范围扩大,让周边居民也能及时得到野象靠近的警示,提升整体安全保障水平。
- 操作便捷,易于推广:整套方案的硬件部署和软件操作都较为简便,工作人员容易掌握和使用,且成本相对合理,便于在类似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或人与野生动物接触区域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