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机会型创业问题 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

http://www.gkong.com 2008-08-15 10:10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张总和他的搭档共同创建的公司已走过了6年的创业期,期间的酸甜苦辣难以言表,他们彼此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近来,对公司的下一步扩张发展,他们却产生了分歧。搭档认为,原先想有的都有了,别再冒险拼了。张总对此很苦恼,一时不知道怎样应对?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观察发现,人们的创业活动大致分为两类:机会拉动型和生存拉动型。一般来说,机会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而生存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因为所有的其他选择不是没有就是不满意,创业者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谋求出路。追根寻源,6年前张总和他的搭档共同创建公司时的目的即各不相同。

      个人创业的动机不同,对企业发展的追求也不同。不能凭想象认为所有的创业企业都追求高成长。有的企业家要满足控制欲,希望把企业做大;有的企业家要实现个人财富方面的抱负,也希望把企业做大;有的企业家立志要为社会作贡献,也要把企业做大;有的企业家的创业只是一种生计,能满足生活所需就不会再有更高的奢望;而有的企业家不希望企业大了以后失去控制,努力维持原有规模;还有的企业家不愿冒大的风险,希望企业平稳发展。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上述某些追求是没有道理的。相反,我们只是希望张总和他的搭档现在仔细分析一下,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否一致,是否还有相互融合的可能。

      进一步说,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不是创业者的主观选择结果,而是由创业者面临的环境和能力决定的。创业环境总的讲是个宏观因素,需要社会有意识和有计划地改善;而创业能力特别是开创新市场的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当然,创业能力中所包含的创业意识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天赋,既有自主选择的一面,也有被迫选择的可能。

      因此,在大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只有创业者的动机和能力变化了,创业行为才会跟着变化。就张总和他的搭档来说,如果目前两个人的创业动机和能力与创业之初相比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那么,“道不同,路亦不同”,友谊弥补不了这种分歧。在张总愿意抓住商机,再求发展的前提下,可以在明确公司内部责权利的情况下,由张总选择更具开创性的工作实施“二次创业”,其搭档保守地经营原来的业务,两人继续在一起“合作”。或者,彻底分开,各自实施满足其创业目的的业务活动。比较而言,后者更现实,也符合本人多年所观察到的多数这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当然,张总采用某种“高压”的办法胁迫其搭档一起进行“二次创业”也是一种可能,但效果未必很好。不过,如果张总的搭档经过6年的摔打能力已有所提高,并且在创业动机上可以有质的飞跃,能够与张总一起同舟共济、创业发展,本人更希望看到一家高成长企业获得新生。(作者: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马凤岭)

  机会型创业将成主流


  本报讯据《文汇报》报道,24日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创业调查显示,2006年上海整体创业活动率为5.01%,已超越了北京(3.42%),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上海求职者的创业热情高涨,其中,年轻人的创业热情高过“4050”人员。

  调查显示,2007年上海市民中25—34岁的青年人的创业意愿最强烈,意向创业活动率达15.2%,机会型创业居半。

  调查显示,去年上海市的创业市场呈现出青年创业逐步崛起、性别差距逐步缩小、高学历者异军突起、郊区创业热情高涨等四个鲜明特点。

  高学历的青年创业者将成为上海市创业队伍的生力军。据分析,随着政府对“4050”人员出台了一系列就业保障政策,“4050”人员的创业意向有所减弱,而越来越多的青年和大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之后,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调查显示,25-34岁的青年人,在未来一年内的创业意愿最为强烈,意向创业活动率达15.2%,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群体以22.6%的意向创业活动率,领跑于其他学历人群,专家预测,高学历的青年创业者将成为上海市创业队伍的生力军。

  另外,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去年郊区的创业活跃程度紧追中心城区,在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前十个区县中,郊区占了半数。

  机会型创业将成为上海市创业活动的主流。近几年,上海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政府加大扶持创业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融资支持、场地扶持、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政策,这些都给劳动者提供了创办微小型企业的创业机会。调查显示,在去年的创业者中,“抓住难得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机会型创业的比例比2005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

  机会型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明显。调查对未来一年内创业者创造就业岗位的预期分析,机会型创业预期可创造就业岗位数平均为5.9个,而出于“养家糊口”、“找不到合适工作”等生存型创业,创造的岗位平均为3.4个,机会型创业的逐步增多,将更有利于激活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

  背景资料

  整体创业活动率,是指每100位年龄在16-64岁的成年人中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国际上一般使用创业活动率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活跃程度。

  整体意向创业活动率,是指每100位年龄在16-64岁的成年人中,未来一年内有创业打算的人数。

  生存型创业,是指出于生存目的不得不选择的一种创业形态。

  机会型创业,是指在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下进行的创业活动。

  调查显示 成都机会型创业人群迅速壮大

  平均每个创业者提供4个就业岗位

  本报讯(记者张学文)3年前,毅然卖掉房子和出租车,欧明霞在成都市武侯区机投镇创办友谊食品厂。昨(1)日,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她的厂年产值已达400多万元。成都市创业中心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2月至今年9月,该市已有1670多人像欧明霞一样放弃原有的工作,寻找市场,走进机会型创业人群。

  据介绍,自2003年成都市开始实施小额贷款以来,武侯区开发出联保式贷款,金牛区开发出委托式贷款,依托这些创新金融方式,全市已累计发放贷款余额3200多万元。这些贷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6684个,平均每个业主创造4个就业岗位。成都市创业中心负责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已不需要靠打工糊口的人加入创业者队伍,使得机会型创业在该市崭露头角。

  传统的生存型创业一般是指创业者出于生存目的、为获得个人基本生存条件、不得已而选择创业的形态。机会型创业一般是指创业者通过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为追求更大发展空间而选择创业的形态。据介绍,机会型创业预期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是生存型创业的两倍。

  成都的机会型创业人群中,海归人员是较受关注的群体。仅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已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累计提供10多亿元贷款支持,且已从一般的银行贷款过渡到股权融资、信用担保。

  据预测,机会型创业人群会随着各家银行贷款支持力度的加大,在成都迅速扩大,创业者的结构也将呈现多元化,年龄会越来越低,学历则会越来越高。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最新创业调查报告

  机会型创业成为青年创业主流

  本报讯(记者计琳)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公布的最新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上海整体创业活动率为5.01%,其中,25至34岁的青年人在2007年的创业意愿最强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以22.6%的意向创业活动率领跑于其他学历人群,高学历青年将成为上海创业队伍的生力军。

  该调查由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依托上海市劳动力资源库随机抽取2.3万名16至64周岁的市民,通过开展入户调查最终形成。调查显示,2006年上海创业市场呈现出:青年创业逐步崛起、性别差距逐步缩小、高学历者异军突起、郊区创业热情高涨等四个鲜明特点。

  调查还发现,上海正从以“养家糊口”、“找不到合适工作”为出发点的生存型创业,向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抓住难得机会”为出发点的机会型创业转变。从意向创业的情况看,2007年机会型创业将取代生存型创业成为上海创业活动的主流。

  专家指出,从2007年内创造就业岗位的预期看,平均每个机会型创业可直接创造5.9个就业岗位,而生存型创业平均仅为3.4个。机会型创业的逐步增多,将更有利于激活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1日第1版

  创业正从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


   记者从日前发布的2006中国创业观察报告中了解到,2006年,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42个成员中排名上升至第6位,已经跻身于最活跃的国家之列。
  
  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是中国参加全球创业观察项目的年度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2006年的创业活动指数为16.2%,即每百名18-64岁的中国成年人中,有16.2人参与到了企业创办时间不超过三年半的创业企业中去。2005年,中国的创业活跃程度不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今年则超越了他们。总体而言,亚洲国家的创业活动相对于其它洲而言明显活跃,而在参与该项目的亚洲国家中,中国的创业活跃程度超过印度、泰国、日本和新加坡。

  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指出,中国的创业活动正经历一个明显的转变,即从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的转变。相对而言,我国在全球的创业类型分布中,偏向于生存型创业。但是从我国自身看,两种创业类型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生存型创业比重较高转变为机会型创业比重较高。2006年,机会型创业的比重为59.2%,生存型创业的比重为38.7%。据悉,生存型创业是指创业者出于生存目的,为获得个人基本生存条件不得已而选择创业的形态;而机会型创业一般是指创业者通过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为追求更大发展空间而选择创业的形态。

  200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有50%的新企业生产了新产品和使用了新工艺,有29%的新企业在未来五年能提供2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有44%的新企业能提供1-5个工作岗位。随着机会型创业的增多,创业活动中的各项功能的贡献在增加。其政策意义在于推动创业有利于经济活力的保持和经济繁荣,减少就业压力。

  对于影响创业活动的创业环境条件而言,中国的综合状况已向良好转变。衡量创业环境的九项框架条件尽管还有些方面存在不足,但是从综合方面看,创业的环境条件已经从较差向较好过渡,2006年创业环境条件的综合评分进入较好的评分区间。

  此外,报告还指出,中国的创业机会还在增加,创办新企业的机会比以往更多,创办高成长公司的机会保持稳定。创业者的创业技能逐步提高,但是,创业技能明显不足,缺乏创办新公司的资源和经验,更缺乏创办高成长企业的经验。

  据悉,在我国,初中水平受教育者仍然是创业者的主体,但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参与创业活动的比重已经有很大提高。2006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超过20%。而创业者放弃创业的多数原因是市场原因,包括竞争激烈和缺少客户。【李锐】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