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分类 1.1 分类 产品分为二种形式、四类。 a) 单项目测试形式,共三类: I类——油开关测试; II类—―真空开关测试; III类—―SF¬¬6¬开关测试。 b) 全性能测试形式:IV类—―综合(以上三种开关)功能测试。 1.2 型号命名
2 功能特性 2.1 测量项目 测试仪应能进行如下项目的测量: a) 分、合闸时间; b) 开关分、合闸同期性; c) 弹跳次数(适用于真空开关); d) 弹跳时间; e) 平均分、合闸速度; f) 刚分、刚合速度; g) 最大分、合闸速度; h) 开距; i) 超程; j) 总行程。 2.2 显示 显示方式应保证直观的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2.3 其他 测试仪配套附件如传感器、卡具、连接导杆等应有清楚的安装说明。如有特殊要求,订货时生产厂家与用户协商解决。 3 技术要求 3.1 技术参数 仪器的测量时间、测量行程和测量速度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测量时间:不小于开关分、合闸时间,分辨率:0.01ms; b) 测量行程:由不同传感器确定(不小于开关行程的120%); c) 测量速度:真空开关不小于2m/s,非真空开关不小于15m/s。 3.2 误差 仪器的测量误差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时间测量误差: 1) 200ms以内 ±0.1ms+1个字; 2) 200ms以上 ±2%。 a) 同期性时间测量误差:测试仪同期性时间不大于±0.1ms; b) 行程测量误差: 1) 对于真空开关 ±0.5mm; 2) 对于非真空开关 ±2mm。 c) 速度测量误差: 1) 0~2m/s以内 ±0.1m/s; 2) 2m/s以上 ±0.2m/s。 注: 速度误差计算见7.3.3的公式(4)和公式(6)。 3.3 使用环境条件 a) 供电电源:AC220V±22V;50Hz±1Hz; b) 温度:0℃~40℃; c) 相对湿度:≤85%。 3.4 外观要求 仪器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凸痕及划伤、裂缝、变形现象。涂层不应起泡、脱落。字迹应清晰、明了。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机械损伤,接插件牢固可靠,开关、按钮均应动作灵活。仪器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仪器附件应完备,传感器附件应有安装说明。 3.5 环境适应性 测试仪工作和贮存环境应满足GB/T6587.1-1986中Ⅱ组的要求。 3.6 安全要求 3.6.1 绝缘电阻 测试仪电源部分和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3.6.2 介电强度 测试仪电源部分和机壳之间应承受工频1.5kV电压,历时1min,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3.7 可靠性 测试仪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BTF)为1500h。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环境 除环境试验外,试验均应在下述环境条件中进行: a) 供电电源:AC 220V±22V,50Hz±1Hz; b) 环境温度:20℃±5℃; c) 相对湿度:65%±15% 。 4.2 外观检查: 用目测手感法检查外观,结果应满足6.4的规定。 4.3 性能试验 4.3.1 试验用设备 试验使用设备如下: a) 2台毫秒仪,准确度0.01级; b) 1台可调延时多路模拟开关,准确度:0.1ms; c) 1台稳压电源:输出电压 DC 0V~20V连续可调; d) 1台交流净化电源:AC 250V±15V连续可调,准确度2.5级; e) 1根长度计:准确度 0.05mm; f) 1块500V兆欧表; g) 1台能产生2kV工频电压的试验装置。 4.3.2 时间测量试验 4.3.2.1 合、分闸时间测量试验 用可调延时多路模拟开关模拟分、合闸动作(试验接线见图1),将a0、b0、c0、d0分别接入被测仪器信号输入端A、B、C、D(通道端口),将a、b、c、d连起来接入被测仪器公共端(COM),并按图示接好毫秒仪。合上电源开关K,进行测量试验(可单通道,多通道同时测量)。分别记录毫秒仪示值 和被测仪器示值 ,按公式(1)及公式(2)计算误差: 200ms以内 测量误差 ………………( 1 ) 200ms以上 测量误差 ………………( 2 ) 结果应满足本部分第6.2的规定。 4.3.2.2 重合闸时间测量试验 重合闸测量主要根据设定的分、合闸延时来控制开关的分、合动作,测得开关动、静触头的分合时间,单通道或多通道可同时测量,测试方法同7.3.2.1,结果应满足6.2 的规定。 4.3.2.3 同期性时间测量试验 用双路模拟开关分别接入被测仪器,毫秒仪同时监视2路模拟开关的开关动作时间 ,记录出被测仪器同期时间示值
4.3.3 行程的测量试验和速度的测量试验 设定一段已知行程 ,并记录被测仪器传感器通过此段行程的时间。 结果应满足本部分第6.2的规定。 4.4 供电电源适应性试验 将电源输出的频率保持在50Hz,电压分别置于198V、242V及电源电压保持220V,电源频率分别置于49Hz和51Hz,按GB/T6587.8的要求进行。 4.5 环境适应性试验 a) 温度试验按GB/T 6587.2中Ⅱ组方法进行; b) 湿度试验按GB/T 6587.3中Ⅱ组方法进行; c) 振动试验按GB/T 6587.4中Ⅱ组方法进行; d) 冲击试验按GB/T 6587.5中Ⅱ组方法进行。 结果应满足本部分第6.5的规定。 4.6 安全要求试验 按GB 4793.1中基本绝缘电子测量仪器的要求,试验结果应满足本部分第6.6的规定。。 4.7 可靠性要求试验 按GB/T 11463-1989中定时定数截尾中1-1号和序贯试验2-2号方案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6.7的规定。 5 试验规则 5.1 合格判定及抽样方法 按GB/T 6593中的规定进行。 5.2 试验分类 测试仪的试验分型式试验和常规试验、出厂试验三种,试验项目见表1。 5.3 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应按本部分8.2中表1中规定的项目逐台进行。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常规试验
外观结构
6.4
7.2
√
√
√
性能试验
6.1 、 6.2
7.3
√
√
√
供电电源适应性
6.3
7.4
√
√
环境试验
6.5
7.5
√
安全要求
6.6
7.6
√
√
√
可靠性要求
6.7
7.7
√
注:表中“√”表示需做的试验项目
5.4 常规试验 常规试验是客户有要求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本部分8.2中表1的规定进行的。 5.5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a) 新产品鉴定投产前; b) 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或转产时; c) 测试仪的设计、工艺或所用材料有重大变更时; a) 法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为需要时; 型式检验的样品不得少于2台。 6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6.1 标志 在仪器醒目的地方应有铭牌,其内容一般包括: a) 生产厂家、厂址; a) 仪器名称、型号; b) 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编号; c) 产品编号; d) 出厂年月; e) 产品执行的标准号。 6.2 包装 包装箱内应附有关配件、产品合格证、质检证书、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包装箱应满足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外包装箱上应有“小心轻放”、“怕湿”、“向上”等标志,标志应满足GB 191的规定。 6.3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置于干燥的车箱、仓库中,注意防雨、防机械损伤并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混运。 6.4 储存 存放产品的库房环境温度应为-10℃~40℃,相对湿度小于80%,室内应干净,无强烈的机械冲击和振动。产品应平放,不应与腐蚀性物质混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