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工控搜 论坛 厂商论坛 产品 方案 厂商 人才 文摘 下载 展览
中华工控网首页
  P L C | 变频器与传动 | 传感器 | 现场检测仪表 | 工控软件 | 人机界面 | 运动控制
  D C S | 工业以太网 | 现场总线 | 显示调节仪表 | 数据采集 | 数传测控 | 工业安全
  电 源 | 嵌入式系统 | PC based | 机柜箱体壳体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放射性核素检查能诊断哪些癌症
天津坤鑫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收藏本文     查看收藏

为进一步加强核应急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为核能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定于73-9日开展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我委组织编写了核辐射健康科普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X、γ、β、α射线等能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手机辐射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2、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有哪些?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这种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土壤、水、食品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氡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来源。人们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最常见的是医疗照射,如X射线摄影CT检查及放射治疗等。

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辐射剂量单位常用希沃特(Sv)来表示。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1Sv=1000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可以看出氡是天然辐射中最主要的来源。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体健康。

日常生活中,一次胸部、口腔、四肢X射线诊断的有效剂量为0.01mSv;头部和颈部X射线诊断为0.1mSv;乳腺和腹部X射线诊断、头部CT扫描为1mSv;腹部CT、胃钡餐、钡灌肠为10mSv;乘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mSv;每天吸烟20支,一年约有0.5mSv

3、电离辐射可以测量吗?

电离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辐射强度和剂量是可以测量的。自发现电离辐射现象以来,已经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表。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的测量包括外照射剂量测量、体表污染的测量、体内污染的测量等,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通过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进行;体内污染及内照射剂量的测量可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估算,还可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测定;通过生物剂量测量方法也可以估算人体的受照剂量。

4、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吗?

食用经过辐照食品不会致癌。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食品加工处理中应用辐照技术,较早广泛使用的就是调料包,如果不经过辐照处理,其中的微生物指标很难达标。根据相关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计生委(或原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5、装修材料中用到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哪个辐射大?

通常花岗岩的辐射比较大。花岗岩属于火成岩石,由岩浆形成,而大理石是变质岩,通常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期间至少经过几十万年至上百万年的时间,辐射比较小。花岗岩中辐射较大的,用于填海或是建造海堤;相对中等的用于道路桥梁;较小的可以用在民用建筑上(外墙)。

6、核电站周围安全吗?

正常运行下的核电站周围是安全的。核电站具有多重安全屏障核燃料棒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燃料元件的包壳、压力壳以及安全壳均可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安全壳是由约1m厚的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是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的屏障。核电站正常运行时,释放出的辐射量是极其微量的,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7、如果核事故发生,公众受到辐射照射途径有哪些?

在核事故的不同阶段,公众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途径也有差别。事故早期,主要是烟羽外照射和吸入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事故中期,地面沉积的放射性物质外照射及摄入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的内照射,可能是主要照射途径;事故晚期,主要照射途径可能是受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引起的内照射。

8、如果发生了核事故,周边地区公众应该怎么办?

发生核事故后,事故核设施周边地区公众应当从政府部门获取关于核事故的信息,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不要恐慌。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应根据政府部门的通知和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在建筑物内隐蔽,关闭门窗及通风设备。必要时,根据政府安排从核设施周边地区撤离。

9、受到辐射后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辐射的影响视辐射的强度、接触时间的长短及受影响身体细胞的种类而定。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的量时,才可能带来健康影响。如全身一次受到如下剂量的X、γ射线均匀照射的可能症状:受到250mSv照射,无临床症状;受到2501000mSv照射,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受到1000~2000mSv照射,可产生恶心、疲劳症状。全身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1000mSv,可能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

当发生核事故时,普通人群不太可能接触到造成此类后果的高剂量辐射,救援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有可能接触到高剂量的辐射,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核应急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为核能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定于73-9日开展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我委组织编写了核辐射健康科普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X、γ、β、α射线等能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手机辐射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2、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有哪些?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这种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土壤、水、食品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氡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来源。人们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最常见的是医疗照射,如X射线摄影CT检查及放射治疗等。

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辐射剂量单位常用希沃特(Sv)来表示。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1Sv=1000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可以看出氡是天然辐射中最主要的来源。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体健康。

日常生活中,一次胸部、口腔、四肢X射线诊断的有效剂量为0.01mSv;头部和颈部X射线诊断为0.1mSv;乳腺和腹部X射线诊断、头部CT扫描为1mSv;腹部CT、胃钡餐、钡灌肠为10mSv;乘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mSv;每天吸烟20支,一年约有0.5mSv

3、电离辐射可以测量吗?

电离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辐射强度和剂量是可以测量的。自发现电离辐射现象以来,已经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表。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的测量包括外照射剂量测量、体表污染的测量、体内污染的测量等,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通过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进行;体内污染及内照射剂量的测量可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估算,还可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测定;通过生物剂量测量方法也可以估算人体的受照剂量。

4、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吗?

食用经过辐照食品不会致癌。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食品加工处理中应用辐照技术,较早广泛使用的就是调料包,如果不经过辐照处理,其中的微生物指标很难达标。根据相关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计生委(或原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5、装修材料中用到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哪个辐射大?

通常花岗岩的辐射比较大。花岗岩属于火成岩石,由岩浆形成,而大理石是变质岩,通常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期间至少经过几十万年至上百万年的时间,辐射比较小。花岗岩中辐射较大的,用于填海或是建造海堤;相对中等的用于道路桥梁;较小的可以用在民用建筑上(外墙)。

6、核电站周围安全吗?

正常运行下的核电站周围是安全的。核电站具有多重安全屏障核燃料棒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燃料元件的包壳、压力壳以及安全壳均可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安全壳是由约1m厚的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是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的屏障。核电站正常运行时,释放出的辐射量是极其微量的,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7、如果核事故发生,公众受到辐射照射途径有哪些?

在核事故的不同阶段,公众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途径也有差别。事故早期,主要是烟羽外照射和吸入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事故中期,地面沉积的放射性物质外照射及摄入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的内照射,可能是主要照射途径;事故晚期,主要照射途径可能是受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引起的内照射。

8、如果发生了核事故,周边地区公众应该怎么办?

发生核事故后,事故核设施周边地区公众应当从政府部门获取关于核事故的信息,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不要恐慌。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应根据政府部门的通知和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在建筑物内隐蔽,关闭门窗及通风设备。必要时,根据政府安排从核设施周边地区撤离。

9、受到辐射后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辐射的影响视辐射的强度、接触时间的长短及受影响身体细胞的种类而定。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的量时,才可能带来健康影响。如全身一次受到如下剂量的X、γ射线均匀照射的可能症状:受到250mSv照射,无临床症状;受到2501000mSv照射,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受到1000~2000mSv照射,可产生恶心、疲劳症状。全身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1000mSv,可能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

当发生核事故时,普通人群不太可能接触到造成此类后果的高剂量辐射,救援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有可能接触到高剂量的辐射,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核应急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为核能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定于73-9日开展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我委组织编写了核辐射健康科普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X、γ、β、α射线等能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手机辐射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2、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有哪些?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这种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土壤、水、食品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氡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来源。人们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最常见的是医疗照射,如X射线摄影CT检查及放射治疗等。

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辐射剂量单位常用希沃特(Sv)来表示。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1Sv=1000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可以看出氡是天然辐射中最主要的来源。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体健康。

日常生活中,一次胸部、口腔、四肢X射线诊断的有效剂量为0.01mSv;头部和颈部X射线诊断为0.1mSv;乳腺和腹部X射线诊断、头部CT扫描为1mSv;腹部CT、胃钡餐、钡灌肠为10mSv;乘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mSv;每天吸烟20支,一年约有0.5mSv

3、电离辐射可以测量吗?

电离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辐射强度和剂量是可以测量的。自发现电离辐射现象以来,已经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表。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的测量包括外照射剂量测量、体表污染的测量、体内污染的测量等,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通过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进行;体内污染及内照射剂量的测量可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估算,还可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测定;通过生物剂量测量方法也可以估算人体的受照剂量。

4、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吗?

食用经过辐照食品不会致癌。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食品加工处理中应用辐照技术,较早广泛使用的就是调料包,如果不经过辐照处理,其中的微生物指标很难达标。根据相关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计生委(或原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5、装修材料中用到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哪个辐射大?

通常花岗岩的辐射比较大。花岗岩属于火成岩石,由岩浆形成,而大理石是变质岩,通常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期间至少经过几十万年至上百万年的时间,辐射比较小。花岗岩中辐射较大的,用于填海或是建造海堤;相对中等的用于道路桥梁;较小的可以用在民用建筑上(外墙)。

6、核电站周围安全吗?

正常运行下的核电站周围是安全的。核电站具有多重安全屏障核燃料棒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燃料元件的包壳、压力壳以及安全壳均可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安全壳是由约1m厚的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是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的屏障。核电站正常运行时,释放出的辐射量是极其微量的,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7、如果核事故发生,公众受到辐射照射途径有哪些?

在核事故的不同阶段,公众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途径也有差别。事故早期,主要是烟羽外照射和吸入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事故中期,地面沉积的放射性物质外照射及摄入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的内照射,可能是主要照射途径;事故晚期,主要照射途径可能是受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引起的内照射。

8、如果发生了核事故,周边地区公众应该怎么办?

发生核事故后,事故核设施周边地区公众应当从政府部门获取关于核事故的信息,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不要恐慌。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应根据政府部门的通知和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在建筑物内隐蔽,关闭门窗及通风设备。必要时,根据政府安排从核设施周边地区撤离。

9、受到辐射后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辐射的影响视辐射的强度、接触时间的长短及受影响身体细胞的种类而定。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的量时,才可能带来健康影响。如全身一次受到如下剂量的X、γ射线均匀照射的可能症状:受到250mSv照射,无临床症状;受到2501000mSv照射,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受到1000~2000mSv照射,可产生恶心、疲劳症状。全身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1000mSv,可能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

当发生核事故时,普通人群不太可能接触到造成此类后果的高剂量辐射,救援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有可能接触到高剂量的辐射,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核应急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为核能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定于73-9日开展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为配合此次活动,我委组织编写了核辐射健康科普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X、γ、β、α射线等能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手机辐射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2、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有哪些?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这种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土壤、水、食品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氡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来源。人们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最常见的是医疗照射,如X射线摄影CT检查及放射治疗等。

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辐射剂量单位常用希沃特(Sv)来表示。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1Sv=1000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可以看出氡是天然辐射中最主要的来源。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体健康。

日常生活中,一次胸部、口腔、四肢X射线诊断的有效剂量为0.01mSv;头部和颈部X射线诊断为0.1mSv;乳腺和腹部X射线诊断、头部CT扫描为1mSv;腹部CT、胃钡餐、钡灌肠为10mSv;乘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mSv;每天吸烟20支,一年约有0.5mSv

3、电离辐射可以测量吗?

电离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辐射强度和剂量是可以测量的。自发现电离辐射现象以来,已经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表。

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的测量包括外照射剂量测量、体表污染的测量、体内污染的测量等,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通过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进行;体内污染及内照射剂量的测量可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估算,还可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测定;通过生物剂量测量方法也可以估算人体的受照剂量。

4、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吗?

食用经过辐照食品不会致癌。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食品加工处理中应用辐照技术,较早广泛使用的就是调料包,如果不经过辐照处理,其中的微生物指标很难达标。根据相关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计生委(或原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5、装修材料中用到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哪个辐射大?

通常花岗岩的辐射比较大。花岗岩属于火成岩石,由岩浆形成,而大理石是变质岩,通常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期间至少经过几十万年至上百万年的时间,辐射比较小。花岗岩中辐射较大的,用于填海或是建造海堤;相对中等的用于道路桥梁;较小的可以用在民用建筑上(外墙)。

6、核电站周围安全吗?

正常运行下的核电站周围是安全的。核电站具有多重安全屏障核燃料棒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燃料元件的包壳、压力壳以及安全壳均可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安全壳是由约1m厚的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是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的屏障。核电站正常运行时,释放出的辐射量是极其微量的,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7、如果核事故发生,公众受到辐射照射途径有哪些?

在核事故的不同阶段,公众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的主要途径也有差别。事故早期,主要是烟羽外照射和吸入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事故中期,地面沉积的放射性物质外照射及摄入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的内照射,可能是主要照射途径;事故晚期,主要照射途径可能是受辐射污染的食品和水引起的内照射。

8、如果发生了核事故,周边地区公众应该怎么办?

发生核事故后,事故核设施周边地区公众应当从政府部门获取关于核事故的信息,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不要恐慌。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应根据政府部门的通知和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在建筑物内隐蔽,关闭门窗及通风设备。必要时,根据政府安排从核设施周边地区撤离。

9、受到辐射后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辐射的影响视辐射的强度、接触时间的长短及受影响身体细胞的种类而定。当辐射剂量超过一定的量时,才可能带来健康影响。如全身一次受到如下剂量的X、γ射线均匀照射的可能症状:受到250mSv照射,无临床症状;受到2501000mSv照射,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受到1000~2000mSv照射,可产生恶心、疲劳症状。全身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1000mSv,可能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

当发生核事故时,普通人群不太可能接触到造成此类后果的高剂量辐射,救援人员以及核电站工作人员有可能接触到高剂量的辐射,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的医院叫同位素检查;有的医院叫同位素扫描;有的医院叫核医学检查准确地说,同位素检查应该称"放射性核素检查"。同位素即指元素周期表上序相同,原子质量不同的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即指此元素具有效性放射性。将放射性元素制造成各示踪剂,让其进入人体,并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最后进入到需要检查的脏器中。根据示踪剂的不同和肿瘤类型的不同,有的示踪剂进入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而不进入肿瘤组织,表现为病变区域的放射性缺损。有的进入到肿瘤组织中("亲肿瘤"示踪剂),则表现为肿瘤部位放射性增高,再用探测器如闪烁扫描机等探测体表放射线分布并打印出图像或拍成照片。根据放射线分布情况,就能估计出肿瘤的部位、小等。放射性同位素诊断具有无创伤、简便等特点。对肿瘤的诊断,特别是甲状腺、脑、肺、肝等处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天津坤鑫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放射性检测仪,测氡仪,多功能辐射检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及个人剂量仪(计),表面污染检测仪,电磁辐射检测仪,辐射防护服及射线防护铅衣等


 

状 态: 离线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名称: 天津坤鑫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张锡坤
电  话: 022-26211870
传  真: 022-26211870
地  址: 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10号望海大厦1座503室
邮  编: 300143
主  页:
 
该厂商相关技术文摘:
化疗的自我防护
在废旧钢铁检验中通道式辐射仪的作用
基层医院X射线的卫生防护
更多文摘...
立即发送询问信息在线联系该技术文摘厂商: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为中华工控网会员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以方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2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