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维修技术需要长期的维修实战与经验总结,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电路板维修技术心得,限于篇幅,不能尽述,如果大家想更加深入地学习电路板维修技术,可以去找一些专业书籍或者视频教程系统得看一下,在这里向大家推荐汪文忠老师写的《工业电路板芯片级维修入门到精通》、《工业电路板芯片级维修技术图解》两本电路板维修专业书籍,或者百度搜一下汪文忠老师的电路板维修视频来看一下。
电压法即给设备或整个电路板或电路板的一部分通以一定电压,通过故障再现或者监测特定节点的电压来判断故障的方法。电压法是最直接明显的故障查找方法,因为它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况。电压加入分直流加入和交流加入。
在用到交流电源的情况下,维修中一定要使用隔离变压器,一图方便,二策安全。维修的设备各国各款,电压制式不尽相同,比如大功率的变频器使用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日本进口的工业设备很多使用三相220V交流电源,而它的民用市电使用的是110V交流;有些设备部分会用到24V交流;有些设备是300V直流输入。而在国内,维修间可用到的通常只有220V单相50HZ交流电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采用一个变压器多组绕组变换的办法,得到满足维修测试所需电压 ,虽然不可以得到三相交流,但屏蔽某些设备的缺相检测功能,加单相交流维修是没有问题的,比如三相380交流输入的变频器,用单相380做维修测试电源也是没有问题的。用于测试维修的隔离变压器可以找变压器商家定制,功率250W即可满足大多数维修要求。输入220V,输出12V、24V、100V、110V、200V、220V、380V、400V,接线图如图4.5所示。再加交流电源测试时,如果不清楚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是220V还是110V,看一看整流后的滤波电容的电压值就知道了,比如电容耐压300V,则输入肯定不是220V电压,因为这样耐压的裕量就不够了。
图4.5 维修使用隔离变压器
维修测试使用的直流电源则采用具有三组独立直流电压输出的,其中两组电压电流可调的直流电源,电压可调范围在0~30V之间,电流可调范围在0~3A之间,并且可调两组电压输出还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来提高电压或电流的输出范围,不可调的电压是5V。
大多数的控制板结构是这样的:处理器部分是5V或3.3V的工作电压;模拟电路部分±12V或±15V或12V、15V的单电源工作电压;光耦输入接口、继电器接口是12V或24V的的工作电压。在确认电路板上的各部分电压大小,并且排除电源短路后,大致估算一下电路板的工作电流大小,将电源的电流旋钮置于电流不是太大输出的位置,在做好电流保护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加电测试,不必担心烧坏东西。当然,加电时必须注意电源正负,不小心搞反方向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加电之前,要先找到电源节点。确定加电节点的方法如下:1.找到稳压芯片的输入输出及接地端,再确定电压加入点。比如7805稳压芯片组成的稳压电路,如果测试要求给5V系统供电,就可以在7805的电压输出端和接地端接5V电压测试,如果5V之前还有电路须要测试,则可在7805的输入端和地端之间加8V以上的电压。2.通过查看芯片的数据手册,找出电源脚,确定电压加入点。比如TTL芯片的工作电压是5V,通常芯片第一排的最后一脚是接地脚,而第二排的最后一脚是电源脚,加电测试时,可用导线或电阻的管脚焊在芯片的对应电源管脚上,然后用鳄鱼夹将测试电源夹在引出的导线或管脚上。3.对于电源电压不明确的板子,找到大的滤波电解电容,一般情况下,电容正负两端就是电源端,通过观察电容上标注的耐压值还可估计系统所用电压大小,如50V的电容耐压,所加电压是24V。
抛砖引玉,为大家介绍这些,如果您想系统学习电路板维修技术,还是推荐您找一下汪文忠老师的书籍与教学视频来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