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25-05-28 15:27 来源:科创板日报
“2025年是公司战略切换的关键期,工业AI研发投入前置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技术转化已进入爆发临界点。为抢抓工业AI技术窗口期,公司今年以来战略性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投入,全力打造工业AI硬核产品。”中控技术董事长、总裁崔山在5月27日举行的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会上表示。
中控技术聚焦于工业AI领域。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39亿元,同比增长6.02%;实现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1.38%。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减少7.55%;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减少17.42%。
崔山表示,今年以来,AI软件在整体订单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公司正推动TPT和机器人业务的发展及应用落地。
根据Omdia数据显示,AI软件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9年,全球A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180亿美元,工业AI大模型和工业Agents(智能体)的结合,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和价值提升,快速构建完整的智能化生态系统,从而充分激发广大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业绩会上,不少投资者较为关注中控技术的机器人业务进展。
2024年,中控技术建立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据其年报显示,2024年,该业务实现收入5601.09万元,新签订单1.67亿元。
中控技术的机器人业务主要聚焦在流程工业细分应用领域,围绕三大场景展开,分别为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以及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用。
其中,人形机器人方面,2024年,中控技术作为单一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其已于推出“领航者1号”与“领航者2号”两代人形机器人产品,并将依托宁波零部件产业链推动量产。
“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还将进一步接入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助力机器人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 ”崔山表示。
除人形机器人外,中控技术在2024年亦发布了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通过整合“AI+机器人”技术,使其应用于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装备协作及AI视觉等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及场景中。据介绍,其突破了沙特阿美、日本三菱、泰国PTTGC、马来西亚恒源、巴西SENAI等国际高端客户。
崔山表示,该公司正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
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中控技术海外业务收入为7.49亿元,同比增长118.27%,占其主营业收入约8.25%。同期,其新签海外合同13.55亿元,同比增长超35%。
在业绩会上,有投资者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对中控技术的影响。
崔山对此回应称,该公司业务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内销售,2024年度出口外销占比仅为8.25%,主要来自于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美国本次加征关税对公司经营影响极其有限。”
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房永生亦表示,“公司没有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此外,中控技术于2024年发布通用控制系统UCS。据介绍,该产品已于年内在瑞典Senior Material Europe AB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中实现海外首台套应用突破。
对于并购重组计划,“公司正积极围绕产业链整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需求开展并购投资,以期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业绩会上,崔山说道。
崔山进一步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并购重组市场动态,适时推进符合战略方向的优质标的并购。“主要围绕工业AI及机器人战略转型需求,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助力公司实现战略生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