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25-10-30 10:55 《中华工控网》原创
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作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上海,这座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高地,正积极拥抱这一变革,走在产业升级的前列。
作为工业领域的风向标之一,近日开幕的2025汉诺威上海工业联展在沪再掀产业创新热潮。10月29日,由中华工控网与展会主办方联合打造的 “数字化及智能制造技术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再一次开讲。论坛汇聚 CC-Link 协会、倍福、北尔电子、伊东电机等行业中坚力量,从工业网络、智能控制到可视化交互、智慧物流,用 “技术干货 + 落地案例” 勾勒出智能制造的实践蓝图,为在场听众带来一场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思想盛宴。

CC-Link IE TSN筑牢智能制造基石
智能制造的第一步,必然是让设备“会说话”—— 而工业网络就是打通数据流通的关键血管。国际工业网络标准组织 CC-Link 协会产品经理王文霖,论坛伊始便点出网络化对智能制造的核心价值。他指出,作为采用时间敏感网络(TSN)技术的先进工业网络,CC-Link IE TSN能够实现微秒级的高精度同步控制,为构建柔性、高效的智能工厂奠定坚实基础。
为让技术更易理解,王文霖带来了两个鲜活案例:其一,利用AI算法与高速网络协同,实现了对魔方颜色的极速识别,并以此创下0.305秒还原魔方的世界纪录;其二,结合高精度定位技术,有效支撑多轴运动控制与追切系统应用,显著提升产线效率与精度。

工业智能体释放工程师潜能
倍福中国TwinCAT产品专家黄之震先生分享了智能体如何为工厂注入全新动能,并成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他介绍,倍福的TwinCAT 3统一自动化平台已成功将PLC、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等功能集成于单一CPU之上,为复杂智能制造场景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底层支撑。
黄之震重点展示了两大技术突破:其一,新一代TwinCAT PLC++通过深度代码优化,可将运行时性能最高提升3倍;其二,全新推出的TwinCAT CoAgent智能体,将大语言模型(LLM)无缝融入开发环境,工程师可通过自然语言聊天或一键菜单,自动生成、优化代码并撰写技术文档,极大提升了工程开发效率。

构建现代化可视化,打通信息孤岛
在工业可视化领域,北尔电子高级销售工程师余景系统介绍了面向工业4.0的Web可视化解决方案。其核心平台WebIQ采用纯B/S架构,支持多用户通过任意浏览器跨终端并发访问,并具备响应式布局,能自动适配不同尺寸的屏幕。
在硬件层面,北尔全新的X3系列HMI平台以网络安全为核心设计理念,计划通过IEC 62443-4-2国际安全认证。其搭载的iX3软件不仅完美兼容前期产品,更开放了C#扩展接口,支持用户进行深度二次开发。软硬一体的深度融合,为智能制造场景构建了一条支持远程访问、集中更新和跨平台部署的现代化可视化实施路径。

驱动智慧物流,打造柔性产线
最后,伊东电机销售工程师钱振笙系统展示了公司在智能物流输送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成果。他回顾了企业自1946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电动滚筒、移载机模组等核心产品系列。
面向智能制造对柔性物流的迫切需求,伊东电机推出的MDR系统采用“即插即用”的连接设计,其内置输送逻辑的控制器能有效减轻主PLC的运算负担。结合IoT技术,该系统还能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和远程管理。钱振笙还特别演示了基于自研AI控制器的数字孪生系统,该技术能将物理输送线实时映射为虚拟模型,并通过Id-PAC、Id-sorter等实际案例,生动展现了伊东电机在智能物流环节的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

本次论坛不仅展现了从工业通信、智能控制、可视化交互到智慧物流的完整技术链条,更勾勒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智能制造实践路径。随着这些创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它们必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谱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