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破局外资主导,中国大型PLC国产化提速

http://www.gkong.com 2025-09-02 09:35 来源:MIR睿工业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可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和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根据I/O(输入/输出)点数不同,可分为小型PLC、中型PLC、大型PLC三类。

PLC产品分类与主流厂商对标

相比于小型PLC,大中型PLC具备更强的计算能力、更高的可靠性和扩展性,能够胜任复杂程度更高的工业控制任务,在各关键工业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MIR 睿工业特别发布了《2025年中国大型PLC自主可控白皮书》。本文将聚焦于2024年国产大型PLC产品展开深入分析,涵盖2024年整体市场走势、下游行业表现、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并对2025-2028年大型PLC市场的发展趋势作出专业预测。

01 2024年中国大型PLC整体市场规模

随着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不断推进,PLC逐渐向更高的处理速度、更强的可靠性发展。

2020-2028年中国大型PLC整体市场规模(单位:百万元)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大型PLC自主可控白皮书》

2020年-2023年期间,全球经济逐步走出低谷,自动化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大型PLC产品销售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2024年,中国大型PLC市场规模为18.57亿元,同比下滑超30%,出现明显回落。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外资品牌代理商库存高位:

部分外资品牌代理商库存处于高位,订货积极性降低,部分行业需求由代理商库存产品满足,并未转化为实际的厂商销售额。

② 下游需求结构性调整:

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行业的产能饱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对PLC厂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外资品牌受到国内厂商的价格竞争,一定程度上对中大型PLC产品的市场空间产生了影响;

③ 国产替代加速冲击格局:

近年来,电力、石化、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对PLC尤其是中大型PLC的国产化替代的要求日益强烈,随着国产中大型PLC厂商不断落地标杆项目,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在多个行业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国产中大型PLC厂商的迅速崛起对项目型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外厂商形成了较大冲击,欧美厂商被迫下调了中大型PLC的实际成交价格,单价的下调导致市场数据出现较大波动。

预计2025-2028年,随着“十五五”的到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带动投资回温,市场有望在经历1~2年的低谷期之后迎来新一轮设备增长需求及项目建设需求,进而带动大型PLC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

02 破局外资主导,中国大型PLC国产化进程提速

一直以来,中国大型PLC市场集中度较高,始终被外资品牌主导。根据MIR 睿工业的《2025年中国大型PLC自主可控白皮书》数据统计,2024年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三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达60.8%,其中西门子一家占比接近40%,市场格局“一超多强”态势明显。相比于小型PLC,大中型PLC技术开发难度大,入门门槛高,一旦形成稳定的行业应用生态,就很难被替代,因此目前大型PLC市场国产化率仍然较低。

直至近年来,随着国家“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宝信软件、中控技术、傲拓科技、和利时、中电智科等为代表的本土大型PLC领军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持续的创新投入,在冶金、水利水电、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关乎国民生计的关键行业中,成功实现从“艰难破冰”到“规模应用”的历史性跨越,正逐步打破外资巨头在高端PLC领域的长期垄断格局。

2024年中国大型PLC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大型PLC自主可控白皮书》

尽管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在大型PLC产品上已实现一定的国产化商业化应用,但在核心元器件、底层算法、开发平台等关键技术环节仍存在一定对外依赖,尚未达成全技术栈的自主可控。目前,国内具备硬件与软件全栈自主可控能力的大型PLC厂商屈指可数,代表性企业有傲拓科技、宝信软件、和利时、中电智科等。

部分国产厂商大型自主可控PLC产品

图片来源:MIR 睿工业调研整理

其中,宝信软件作为国家队核心成员与大型工业软件央企,其大型自主可控PLC产品,在硬件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运行时系统、编译器、组态编程软件直至应用生态等产业链环节均实现自主研发和可控。

例如,在外资PLC品牌长期构建的“技术瓶颈”与“生态壁垒”的背景下,宝信软件天行系列PLC产品精准锚定行业痛点,以全栈自主可控、全开放互联架构为核心突破点,结合强劲的CPU算力、高可靠性、编程语言完全兼容 IEC61131-3 标准以及支持“一键迁移”国际知名品牌PLC应用程序,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破局方案。该方案通过“全栈自主可控技术体系”与“全开放生态架构”两大核心能力,不仅有效化解了存量外资PLC替代的关键障碍,更依托多工业场景的成功应用,为企业提供从硬件层到应用层的安全闭环保障及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根本上消解了供应链风险。

随着国产大型PLC厂商技术持续突破,全栈自主可控PLC正在加速重塑多个关键领域。相比传统PLC产品,全栈自主可控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均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预计未来,随着全栈自主可控PLC的推广,还能通过技术标准和生态体系的自主化,推动全球产业链竞争格局的重构。

03 大型PLC市场下游应用行业分析

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概念的不断推进,PLC正朝着更高处理速度与更强的可靠性方向加速演进。从应用场景与用户群体分布来看,大型PLC主要应用于对可靠性与控制性能要求极高的关键领域,如核心产线、重大装备及关键基础设施等,典型应用行业包括冶金、汽车、油气、市政、轨交、石化与电力等。

2024年中国大型PLC市场规模-分行业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大型PLC自主可控白皮书》

据MIR睿工业发布的白皮书统计,2024年中国大型PLC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冶金、汽车、油气等行业,三者合计占比超过50%。其中,冶金(钢铁)作为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是大型PLC最大的单一应用行业,占比超20%。

2020-2028年钢铁行业大型PLC整体市场规模(单位:百万元)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大型PLC自主可控白皮书》

尽管2024年,在严格限制钢铁新增产能的政策背景下,行业投资热度减弱,钢铁行业大型PLC市场规模降至4.12亿元(同比下滑36.8%),但随着国家持续推动智能制造,积极引导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技术变革将释放更多PLC的潜在市场空间。预计到2027年,钢铁行业对大型PLC市场的需求有望回暖并逐步恢复增长。

2024年钢铁行业大型PLC市场竞争格局(单位:%)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大型PLC自主可控白皮书》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中国冶金行业的大型PLC市场,仍然被外资品牌所主导。这主要源于冶金行业高温、高粉尘等极端工况对大型PLC提出了特殊的高可靠性要求,而外资品牌凭借在冗余设计、系统扩展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更能满足这些需求。西门子、施耐德、罗克韦尔等国际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相比之下,国产大型PLC在钢铁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应用壁垒,市场占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宝信软件是少数在钢铁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确立领先地位的国产企业。依托于宝武集团的产业链协同优势,其大型PLC产品已在钢铁行业取得一定突破,在多个关键生产环节实现部署并稳定运行,打造了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标杆案例。

应用案例

例如,近日广西防城港市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连续退火机组正式投产,年设计产能达35万吨。作为宝信软件与宏旺集团在广西宏旺项目上的关键合作环节,该产线核心控制系统部署了7台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大型PLC——天行T4。同时,该项目还部署了由宝信软件自主研发的“天行DSF数字工业现场平台”,这是我国钢铁行业应用的首个数字工业现场平台,为整条产线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宏旺集团是专业生产高端冷轧产品和配套精加工产品的企业集团。此次天行T4在其子公司广西宏旺的规模化应用,不仅打破了国外品牌在大型、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的工业控制领域的长期垄断,也证明了国产高端PLC完全能够满足现代化大型工业产线的严苛需求,广西宏旺也因此成为国产高端PLC规模化应用的标杆示范。

据悉,广西宏旺项目后续的两条镀锌产线、一条连续退火产线及一条常化酸洗产线,均将采用天行T4作为核心控制系统,并陆续于2025年投产。

不仅如此,在宝钢股份冷轧高速平整机组三电改造项目中,这条已服役超15年的冷轧高速平整产线因机组设备老化,面临着控制精度下降、故障率高等难题。为破解难题,宝信软件为其提供了“核心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国产化改造”整体方案,通过部署2套T4高性能大型控制器与1套T3紧凑型中型控制器,搭配约40套远程IO站构建分布式控制架构,成功实现高速平整机组全产线100%采用自主可控PLC应用。

天行PLC以卓越的开放性,实现了国产传动与进口设备的高效互联,有效破解了老旧产线多品牌通讯壁垒难题。机组投运后,迅速实现日达产目标,运行速度达1300m/min,各项控制精度均精准达到用户预设指标,至今保持稳定运行。

该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标志着国产全栈自主可控大型 PLC 在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推进国产化替代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更为国产大型PLC在高端冶金装备行业的国产化应用中树立了新的标杆。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对PLC在复杂工况下的实时性与稳定性要求处于各行业最高水平,行业用户极为看重国产自动化厂商的业绩积累,国产大型PLC厂商必须在钢铁领域树立示范性成功案例,才有机会进入该市场。宝信软件的成功实践,在助力钢铁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强系统安全性的同时,也为其后续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有力实证。

总结

大型PLC作为工业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关乎国家重点民生产业的命脉与战略安全。过度依赖单一外部供应商或核心技术,不仅存在“断供”风险,更可能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形成潜在重大威胁。

近年来,受国际局势影响与网络安全事件驱动,国家已将大型PLC纳入《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大型PLC的自主可控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以宝信软件为代表的国产力量,正凭借其硬核技术突破迅速崛起,成为重构中国智能制造底层逻辑的重要引擎。

尽管当前国产大型PLC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但在电力、石化、冶金、军工等关乎供应链安全的关键领域中,国产替代需求愈发迫切。与此同时,得益于国产厂商技术实力的持续增强以及在标杆项目中的成功实践,客户对国产大型PLC的信任正在稳步建立,认证周期已显著缩短。在政策引导、需求牵引与技术驱动的多重助力下,国产大型PLC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预计到2028年,国产大型PLC市占率有望实现大幅跃升,构建更加安全、自主可控的工业操作系统生态。

版权所有 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