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工控搜 论坛 厂商论坛 产品 方案 厂商 人才 文摘 下载 展览
中华工控网首页
  P L C | 变频器与传动 | 传感器 | 现场检测仪表 | 工控软件 | 人机界面 | 运动控制
  D C S | 工业以太网 | 现场总线 | 显示调节仪表 | 数据采集 | 数传测控 | 工业安全
  电 源 | 嵌入式系统 | PC based | 机柜箱体壳体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运用Visual Basic实现PC与89C51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中华工控网
收藏本文     查看收藏
运用Visual Basic实现PC与89C51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P><P> 沈 飙 夏海燕</P><P>   摘要 在Visual Basic开发环境下,运用VB提供的通信控件,实现PC机与89C51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BR>   关键词 Visual Basic 89C51单片机 串行通信 A/D D/A转换</P><P> Ser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PC<BR> and 89C51 with Visual Basic</P><P>   Abstract:Ser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PC and 89C51 single-chip-computer by MSCOMM control box of Visual Basic is introduced.<BR>   Key Words:Visual Basic 89C51 Serial communication A/D D/A</P><P> 1 系统简介<BR>   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受控核聚变物理实验装置控制系统中,我们开发设计了以计算机控制为基础的各种信号予置系统,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BR> <BR> <br><A HREF="/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3102316154223983.gif" TARGET=_blank><IMG SRC="/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3102316154223983.gif"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80)this.width=580"></A></P><P> 图1 系统原理图</P><P>   系统上位机由一台(PC586)微机构成,软件采用Visual Basic编程,作出十分直观的人机界面,并通过串行口将所需的各种予置信号(数字信号)传给单片机系统,再由单片机系统产生实际的模拟信号经线性光电隔离器送到现场。予置数值可以分别显示在PC机软件窗口和单片机系统的予置数字表头上。同时,现场实测信号经过线性光电隔离器,也可以实时显示在本系统的检测数字表头上和PC机的界面上。如此设计界面直观,而且利于对现场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因此,采用本系统,大大提高了现场信号予置精度,对实验操作人员来说人机界面良好,简单易懂。我们将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分别介绍该系统的情况。</P><P> 2 硬件介绍<BR>   从系统原理图上可见,本系统关键的硬件部分是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上位机PC机则直接利用它的RS232串行口即可。系统硬件原理如图2所示。</P><P> <BR> <br><A HREF="/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3102316154875130.gif" TARGET=_blank><IMG SRC="/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3102316154875130.gif"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80)this.width=580"></A></P><P> 图2 系统硬件原理图</P><P>   本系统采用CPU为89C51的单片微机,89C51本身带有2K的内存储器,可以在编程器上实现闪烁式的电擦写达几万次以上,比以往惯用的8031CPU外加EPROM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在硬件上具有更加简单、方便等优点,而且完全兼容MCS 51系列单片机的所有功能。该单片机系统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89C51单片机利用自身具有的串行通信口,直接接收PC机传送下来的串行数据,然后将所接收的各组数据通过并行口输出,经过数字光隔,送到数据锁存器74LS373,最后将锁存的数据送到D/A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并通过运放将模拟信号输出,同时显示在相应的予置数字表上。现场返回的信号通过隔离,经过A/D转换器和数据锁存器变成单片机所需的并行数字信号送到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单元中,再由串行口返送到PC机上,同时显示在PC机界面和本系统相对应的检测数字表上以便于予置和实际情况相对比。利用89C51输出口对不同数据锁存器74LS373和A/D、D/A的片选输出可以实现一台单片机同时对多路不同信号进行予置和检测。</P><P> 3 软件结构<BR>   软件分PC机Visual Basic编程和89C51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两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BR> 3.1 PC机部分<BR>   PC机采用Visual Basic(简称VB)编程。目前,VB已成为WINDOWS系统开发的主要语言,以其高效、简单易学及功能强大的特点越来越为广大程序设计人员及用户所青睐。VB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具有结构化的事件驱动编程模式并可以使用无限扩增的控件,而且可以十分简便地作出良好的人机界面。在标准串口通信方面,VB提供了具有强大功能的通信控件MSCOMM,文件名为MSCOMM.VBX。该控件可设置串行通信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对串口状态及串口通信的信息格式和协议进行设置。这是一个标准的十位串口通信,包括8位标准数据和数据的起始位和停止位。在发送或接收数据过程中触发OnComm事件,通过编程访问CommEvent属性了解通信事件的类型,分别进行各自的处理。每个通信控件对应一个串口,可以设计多个通信控件来访问多个通信口。VB通信控件设计软件如下:</P><P> Global comm_time As Integer //定义一些全局变量<BR> Global data(1000)As Integer<BR> Global Receive(1000)As Integer<BR> Private Sub Form_Load()’ //串口初始化<BR>   Comml.CommPort=1 //设置串口1<BR>   Comml.Settings=“9600,N,8,1” //波特率:9600 奇校验,8位数据,1位停止位<BR>   Comml.InputLen=0 //读取接收缓冲区的所有字符<BR>   Comml.InBufferSize=256 //设置接收缓冲区为256字节<BR>   Comml.OutBufferSize=256 //设置发送缓冲区为256字节<BR>   Comml.PortOpen=True //打开串口1<BR>   Comml.SThreshold=1 //发送缓冲区空触发发送事件<BR>   Comml.RThreshold=1 //每一个字符到接收缓冲区都触发接收事件<BR> End Sub<BR> Public Sub send-data() //发送n个数据<BR>   For i=0 To n<BR>   Comml.Output=Chr(data(i))<BR>   Next i<BR> End Sub<BR> Public Sub Comml_OnComm() //接收数据触发OnComm()事件<BR>   Select Case Comml.CommEvent //在CommEvent中接收数据<BR>   Case comEvReceive<BR>   Receive(comm_time)=Asc(Comml.Input) //将接收数据放在Receive(comm-time)数组中  Comm_time=comm_time+1<BR>  End Select<BR> End Sub</P><P> 3.2 单片机部分<BR>   单片机89C51采用MCS51系列的汇编语言编程。它有一个标准的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1是标准的10位异步通信方式,10位数据和PC机的标准串口相对应,由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设置状态,其字节地址为98H。如下式所示:<BR> </P><P>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1 R1 </P><P> <BR>   本系统中89C51串口控制器SCON设置为50H,SM0、SM1为0、1,即为串行工作方式1,REN为1,即允许串口接收。另外,还应使89C51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开放或禁止所有中断位EA为1,开放或禁止串行通道中断位ES为1,即允许串行口中断。89C51的并行口P0和P2分别作为八位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口。P3口的输出作为数据锁存器和D/A、A/D的禁止和允许。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BR> 单片机程序清单简介:<BR> (1)主程序<BR>    MOV SP,#07<BR>    ACALL INIT //调串口初始化子程序<BR> STRAT:CLR EA 清中断<BR>    MOV R0,#DATA1 存放接收数据首地址#DATA1<BR>    MOV R1,#DATA2 存放发送数据首地址#DATA2<BR>    MOV R2,#N 数据个数<BR>    SETB EA 开中断<BR>    ACALL D/A 调延时并启动D/A转换子程序<BR>    ACALL SEND 启动A/D转换子程序并串口发送<BR>    SJMP START 返回<BR> (2)串口初始化程序<BR> INIT:MOV TH1,#FD 设置波特率<BR>    MOV TL1,#00<BR>    MOV TMOD,#20 定时器2为工作方式2<BR>    MOV TCON,#40 启动定时器<BR>    SETB ES 允许串口中断<BR>    MOV SCON,#50 置串行口工作方式1<BR>    MOV P2,#0F<BR>    RET<BR> (3)中断服务程序<BR> 0023 PUSH ACC 保护堆栈<BR>    PUSH PSW<BR>    MOV DPH,#00<BR>    JB TI,TEMP1 判断是否为发送,是则跳转<BR> WAIT:JNB RI,WAIT 判断是否为接收,否则循环<BR>    MOV A,SBUF 将接收的数据送到数据地址内<BR>    MOV @R0,A<BR>    CLR 98 清接收中断<BR>    INC R0<BR>    DJNZ R1,TEMP1 数据若送完则将标志置1<BR>    SETB 00<BR> TEMP1:CLR  99 清发送中断<BR>    POP PSW<BR>    POP ACC<BR>    RETI<BR> (4)延时及调D/A转换子程序<BR> D/A:INC DPTR 延时<BR>    MOV A,DPH<BR>    CJNE A,#FF,D/A<BR>    JNB 00,D/A 数据未送完,返回<BR>    CLR 00 送完则将送完标志清零<BR>    ACALL OUT<BR>    RET<BR> OUT:CLR A<BR>    MOV A,@R0 将接收的串行口数据送到P2口<BR>    MOV P2,A<BR>    SETB 90 封锁数据锁存器<BR>    MOV R3,#00<BR> WAIT1:DJNZ R3,WAIT1 延时<BR>    CLR 90  解除封锁数据锁存器<BR>    RET<BR> (5)A/D转换及串口发送子程序<BR> SEND:MOV DPTR,#ADRESS IN0通道地址首址<BR>    MOV R7,#08H 从IN0-IN7依次采集的通道个数<BR> LOOP1:MOVX @DPTR,A 启动A/D转换<BR>    MOV R6 #0AH 延时100μs<BR> DELAY:NOP<BR>    NOP<BR>    NOP<BR>    DJNZ R6,DELAY<BR>    MOVX A,@DPTR 将转换结果送到指定地址R1<BR>    MOV @R1 A<BR>    MOVX A,@R1<BR>    MOV SBUF,A 将指定地址数据从串口输出<BR>    INC DPTR   INC R1<BR>    DJNZ R7,LOOP1<BR>    RET </P><P> <br><A HREF="/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3102316155363529.gif" TARGET=_blank><IMG SRC="/editor/uploadfiles/learns01/2003102316155363529.gif"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80)this.width=580"></A></P><P> 图3 程序流程图</P><P> 4 结束语<BR>   该系统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HT-7超导托卡马克受控核聚变物理实验装置上,运行良好。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Windows环境下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希望本文能够提供一点有用的参考价值。</P><P> 作者单位: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230031<BR>
 

状 态: 离线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名称: 中华工控网
联 系 人: 客服中心
电  话: 0755-26546361
传  真: 0755-26585268
地  址: 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现代城华庭1栋6A
邮  编: 518054
主  页:
 
该厂商相关技术文摘:
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特点与前景分析
电动机性能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视频监控护航高铁安全运营
基于PLC,触摸屏及变频器对吹膜机的改造
永宏PLC应用于自助图书借还终端机
基于永宏PLC的GSM通讯原理及其应用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化
数控技术发展战略与发展途径的思考
用Energid 的软件进行机器人的抓取和操作
如何借助RFID技术升级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更多文摘...
立即发送询问信息在线联系该技术文摘厂商: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为中华工控网会员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以方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2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