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工控搜 论坛 厂商论坛 产品 方案 厂商 人才 文摘 下载 展览
中华工控网首页
  P L C | 变频器与传动 | 传感器 | 现场检测仪表 | 工控软件 | 人机界面 | 运动控制
  D C S | 工业以太网 | 现场总线 | 显示调节仪表 | 数据采集 | 数传测控 | 工业安全
  电 源 | 嵌入式系统 | PC based | 机柜箱体壳体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中国流量仪表行业的现状和业内关注
中华工控网
收藏本文     查看收藏

    1.序言

  中国流量仪表制造业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仪表修配开始,到解放前后在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形成了现代流量仪表的民族产业。到改革开放前,经历了仿制、同一设计、自行研究开发过程,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基本上能知足中等水平流量仪表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技术引进,与国际提高前辈技术企业合资、合作,仪表机能和水平有了很大进步。近年国际主流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出产基地,即增强了能力也添加了竞争因素。

  下文扼要阐述中国流量仪表企业组成、市场规模、经营等企业状况以及业内人士关注点。

  2.企业状况

  2.1企业数估计

  原机械产业部装备司《关于流量仪器行业推进企业内部结构转型的措施意见》中称,1996年较正规的出产企业约200余家。1998年笔者等按公然发布的3套企事业名录中得275家。2003年流量仪表业内人士估计在450~540家之间。当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流量专业委员会(CIMA/FMC)有50余家具有一定实力、规模或技术专长的注册会员,是流量仪表行业中的骨干气力。现在中国流量仪表制造企业估计在550~650家之间。另外从参展历层国仪器仪表博览会(MICONEX)海内参展企业数(参见表1)一个侧面考察,从2001年到2005年逐年增加,2005年为2001年的2.76倍,以后有所回落,但2009年仍有2001年的2.5倍。

  2.2组成分析

  (1)国有企业若以CIMA/FMC为样本,1996年50余家国有企业单位占65%,此后国有单位纷纷改制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目前只据有5%。

  (2)民营企业民营流量仪表企业是目前行业的中坚气力,例如在CIMA/FMC会员中有3家销售额接近或超过1亿元,有3家超过7000万元。民营企业发展途径是:①民间有志者利用社会技术气力兴办企业,从原始积累到走向正规;②原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有志者下海独立或与社会资本结合创业变成私营企业;③国企改制分流职工自行创业,衍生出良多新生企业。

  (3)中外合资企业自1987年流量仪表业建立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光华爱而美特仪器有限公司以来,迄今至少有15家(不包括家用水表、家用燃气表),笼盖了所有新技术流量仪表主要品种,缩短了与当代水平的差距,大部门据有市场很大份额。

  (4)外商独资企业国有流量仪表主流企业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对中国市场和情况徐徐认识,已有几家合资企业收购中方股份转成独资企业,有的在保持继承与中方合作的同时,另建新的独资企业,出产新型号同类仪表以扩大市场,原合资企业的产品技术上风面对更复杂的市场竞争和挑战。

  现已建立实力抢答的外商独资企业至少有12家,例如:Emerson公司的艾默生北京仪表有限公司(北京,2002年),E H公司的恩德豪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姑苏,2004年),ABB公司出产流量计的工厂(上海,2004年),Siemens公司的西门子传感器与通信有限公司(大连,2006年),Emerson公司的艾默生亚洲流量技术中央(南京,2008),奥巴尔原合资企业转制的合肥奥巴尔代表有限公司。

  2.3企业经营

  企业经营营销更灵活。

  (1)总体竞标式联合竞标良多项目队自动化采取整体招标方式,流量仪表制造企业亦相适应,对于发包中个别规格采取代购或联手竞标。

  (2)贴牌出产有点企业为晋升整体市场适应能力,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贴牌出产。

  (3)OEM方式大协作有些枢纽部件、元件(如差压变送器特殊工艺的传感件,流量传感器特殊规格等)以OEM方式相互协作,施展各自专长,快速对应市场,取得双赢效果。

  (4)专业化出产近年来泛起专门制造流量仪表枢纽零部件(如电容差压变送器的差压传感件、椭圆齿轮流量计的椭圆齿轮)的企业。特别是有几家专门开发、出产电磁流量计等转换器成套单元,提供应整机出产企业,促使一些新生企业较便捷的推出成套仪表,也使一些企业暂时不再在转换器方面作更多投入和开括。这一现象活跃了市场。

  3.市场规模

  3.1年销售量

  因为流量仪表尚没有官方或半官方的单独统计项,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调查“仪器仪表大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产销值)”只细分到产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造项,CIMA/FMC的问卷调查数据只是局部样本,只能用作估计行业整体的参照系,各界所提供的也只是各项研究的估计。

  CIMA/FMC在一篇文章中估计2003年本土出产销售26亿元(不包括水表、燃气表),约36万台(不包括透明锥管浮子流量计),入口仪表16.3亿元,合计42.3亿[1]。中国工控网发布的《2007年中国流量计市场研究讲演》中估计2006年中国流量仪表市场规模为46亿元左右和39万台套左右,猜测2007年台套增长幅度在15%以上。

  笔者估计2007年中国流量仪表市场容量包括本土出产部门和入口部门,合计在65~75亿元之间。

  中国流量仪表市场占全球流量仪表市场几许?20~21世纪之交和近年见到几家信息公司的市场研究讲演或专家论文中提到若干全球流量仪表市场估计数据。有24亿美元(2000年,英国专家RichandFurness),29.7亿美元(2001年,DuckerReasearch公司讲演),30.8亿美元(2002年,FlowReasearch公司讲演),25.6亿美元(2002年,ARC报道),28.3亿美元(2008年Frost&Sallivan咨询公司讲演)几个版本,所估计数据差别是调查样本差异和不同年份所致。总之在24~31亿美元之间,按当年均匀汇率折算约合人民币在200亿~255亿元。中国流量仪表代表市场2003年为42.3亿元,约占全球(16.6~21.3)%之间。我们估计当前流量仪表市场占全球应在(20~27)%之间。

  中国流量仪表品种基本笼盖了当代通用几大类,前几年(2005年前后)诸品种销售台数比例如表2所示,其中传统仪表(差压式、容积式、浮子式、涡轮式)占3/4;新技术仪表仅占1/4,低于国外比例。

  3.2市场增长率

  据E H公司2004年出版《FlowHandbook》猜测未来几年全球流量仪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4)%,其中传统仪表(差压式、容积式、浮子式、涡轮式等)为-2%,新技术仪表(电磁式、旋涡式、科里奥利质量式、热式等)为8%。

  中国流量仪表市场增长率以CIMA/FMC会员单位作样本,以其增长率推算行业的增长率。CIMA/FMC向50余家会员调查销售金额,在2002年~2007年间有一定规模或专长的相同可比25家企业,CAGR为18.7%。2008年CIMA/FMC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为17%。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短期内增幅或仍有下降,但今后中国流量仪表市场增长率还将在15%~20%之间。若考虑到前述国际主流企业,其中有些将其本国或国外出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出产,所形成的产能和运作出产再返销本国和向全球销售,增长率因此也有可能超过20%。

  4.流量丈量界的关注点

  4.1关注现场丈量尺度度

  2006年修订颁布的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用具配件和治理通则》是强制性尺度,划定用能单位必需配备的计量用具和丈量尺度度等级。这个尺度度应该是现场整个流量丈量系统的尺度度,而常被曲解成仅是计量用具(仪表)的尺度度。现场使用的丈量系统包括配管、迎流流场、流体特征、环境等使用前提,与制作厂(或计量部分)实验室流量尺度装置的参比前提有一定差异,给丈量仪表带来附加误差。例如点流速插入式涡轮流量计的丈量涡轮头基本误差为1%~1.5%,加上现场管道畅通流畅面积丈量误差、插入姿势和流场畸变等附加误差,整个系统的丈量误差常在2%~5%之间。

  石油自然气储运业的分配交接计量,为获得现场高的尺度度,配备了移动式车装尺度容器、体积管或尺度流量计在现场运行前提下校准。

  4.2量丈量软实力和开展偏离参比前提的研究

  重庆产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孙准清以为“普通吧流量仪表实验研究和实践资料的积累视为流量仪表的软实力,一种通用型流量仪表具备的软实力是现场应用的必备前提。”传统仪表一般说已积累了丰硕实践经验,而对于新型流量仪表就要考虑其软实力如何,应按各自或各种使用前提向供给商咨询,识别样本所列内容的真实性,避免轻信误道。

  流量仪表在实验室流量校准的正确度,受现场来流流速分布和活动旋转度的影响(亦即受前置扰流件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海内有些学术机构和企业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国家尺度中也列入要求试验这些影响量的条款,例如GB/T18659-2002《电磁流量计的机能评估方法》划定了上游弯头、不同开度扰流件影响的试验要求。

  


 

状 态: 离线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名称: 中华工控网
联 系 人: 客服中心
电  话: 0755-26546361
传  真: 0755-26585268
地  址: 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现代城华庭1栋6A
邮  编: 518054
主  页:
 
该厂商相关技术文摘:
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特点与前景分析
电动机性能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视频监控护航高铁安全运营
基于PLC,触摸屏及变频器对吹膜机的改造
永宏PLC应用于自助图书借还终端机
基于永宏PLC的GSM通讯原理及其应用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化
数控技术发展战略与发展途径的思考
用Energid 的软件进行机器人的抓取和操作
如何借助RFID技术升级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更多文摘...
立即发送询问信息在线联系该技术文摘厂商: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为中华工控网会员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以方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2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