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25-11-21 17:33 广州恒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8月24日12时夜,一艘渔船在穿越风电场回港时,撞上未有警示标识的风机桩,导致船只沉没、货物全损,10人落水、两人未获救。

根据事故调查组报道显示,渔船为省航程、沿电子海图抄近道返港,安全意识弱。驾驶员疏忽瞭望、未能谨慎驾驶为本次触碰事故主因。渔船方未保持正规瞭望、未遵循良好船艺与谨慎驾驶,负主要责任。风电场未及时向社会公示布局,负次要责任。渔船船长拟被追究刑事责任与行政处罚。

海上航行环境复杂,一旦事故发生,损失无可挽回。船东与驾驶员肩负全船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船舶的生产安全责任。如何避免惨剧重演,确保驾驶人谨慎驾驶船只?除了合理调配人员、避免值班人员疲劳,提前规划航线、避开陌生水域;
完善的船用基础设备也是辅助驾驶员瞭望的重要助力。
除了雷达、AIS等需要驾驶员目测瞭望与经验补足的设备,船用夜视仪可以直接在完全无光条件下呈现数公里内的水域情况;对渔网、小型浮筒、木质小船等回波弱的目标也能直观探测;可穿透雾霾与黑夜,弥补雷达盲区。安装一台功能全面的船用夜视仪(全彩微光+红外成像),实现全天候24h监控周边水面,能大大增强船舶瞭望效果、减轻驾驶员与值班人员的负担。

完善船用设施、装配船用夜视仪,能有效弥补夜间航行瞭望漏洞,降低事故概率80%,助船舶航行更安全,这是【夜通航】深耕船舶智能感知系统技术二十年的价值所在——
以“夜通航”多光谱船用夜视仪为例:

YTH638W2/DW2 船用夜视仪(船舶光电助航系统)
屏幕中依次为红外夜视成像(上)、全彩微光夜视(下左、下右)实拍

船舶在雾霾天气中行驶的实拍图(上)
与使用夜通航-船用夜视仪的行驶录像效果(下)
持续推动船舶智能感知系统持续领先、不断精进船用夜视仪领域技术——【夜通航】以多项船舶智能感知设备专利与领先研究技术、专为船舶全天航行安全研发。产品以多光谱画面实时输出,满足复杂航行情况下的需求。红外夜视模式夜视范围达3公里,可穿透黑夜与雾霾。高清微光摄像机在较昏暗的黑暗环境中也能实现夜晚全彩监控。
-配备高性能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无光环境下识别距离可达3公里,黑热/白热/伪彩夜视模式可切换:全黑环境下仍识别清楚、清晰成像。
-配备可水平360°旋转的红外夜视+600万微光全彩夜视镜头,配备独特的船尾微光设计,可全时段全天候全面监控周边水面情况。
-防护等级IP67,防盐雾、防腐蚀、防霉菌、防风防水抗震,适应全天候航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