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配电线路抗风雪、雾霾灾害能力分析与对策
去冬今春,由于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一场历史罕见的风雪、雾霾灾害袭击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区。持续近一个月的风雪、雾霾灾害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更是给电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跳闸、断线、倒杆频频发生,甚至导致许多地区发生了电网解列、全县失电等事故,灾害造成的影响非常广泛、损失十分巨大。经过供电员工的艰苦奋斗,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逐渐恢复了电网的正常供电。
在这次电网抢修过程中,供电抢修人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天气恶劣、地形复杂、运输困难、时间紧、任务重,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体抢修人员克服困难、发扬不怕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赢得了最后的全面胜利,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赞誉。
灾害过后,有许多问题引起了多方的思考,为什么电网受灾会如此严重?为什么抢修会如此艰难?今后有效的防范措施应该是什么?我们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索,从我们蠡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配电线路如何采取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蠡县配电网受损情况及故障原因分析
蠡县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保定、沧州、衡水三市交界处。总面积650平方公里,全部为平原,蠡县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多风干燥,夏多雨炎热,秋天高气爽,冬干燥寒冷,四季分明,全年主导风向为南西风,达到8级以上标准大风以北西风或西北风居多,分别占总数的50%、30%以上。干旱、风雪、雾霾等灾害天气较多。
蠡县从2011年11月中旬开始,遭受了50年以上未遇的持续40多天的严重风雪、雾霾灾害天气,配电线路发生了大面积倒杆、断线故障,给电网正常供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1月14日,地处蠡县桑园镇的几个行政村首先出现断电情况,10kV线路相继断线,到12月2日,蠡县的配电网损失发展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全县累计全停35千伏变电所2座,35千伏线路累计受损6条共18.22公里、倒杆35基;10千伏线路累计受损44条共134.24公里、倒杆39根;0.4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受损189条共计122.36公里,倒杆48根。共有13个乡镇、45个行政村受到影响,停电台区606个,累计停电户数4.76万户,停电人口13万多人。
蠡县的9个乡镇都出现了严重的倒杆断线情况,而且倒杆断线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农村,城区的配电网却基本完好无损,从蠡县的配电线路故障来看,有如下现象和特点:
1、线路故障和线路的城镇农村关系明显,城镇地区基本没有故障线路;农村地区,其故障线路占该农村线路的20%以下;特别是边远农村的地区,其故障线路约占农村线路的50%以上。
2、线路故障和线路的线径关系明显,倒杆、断线情况在分支线路上尤为突出,而分支线的线径通常较小,受损线路线径通常都在70 mm2及以下,其中约3/4的受损线路线径在35 mm2及以下。
3、线路故障和线路档距关系明显,线路受损特别是线路断线倒杆现象在大档距的线路上有较多发生,比如,线路单杆档距超过120m和双杆档距超过250m,断线倒杆情况就非常普遍。
4、水泥杆倒杆现象绝大部分集中在直线单杆上,部分发生在耐张杆上,而且老旧的水泥杆,倒断的情况也相对严重。耐张、转角杆杆顶折断现象也较普遍。
5、在倒断的水泥杆中,发现由于拉线绝缘子回头线固定未采用线卡子而使用铁丝绑扎,由于绑扎长度不够和不紧密尾线被拉出;也发现由于铁丝锈蚀造成钢绞线锈蚀被拉断;也有拉线抱箍加劲板制作不规范,部分采用钢筋而未按要求采用扁钢,拉线抱箍拉断;部分拉线埋深做假拉棒埋地部分扭曲;还有一些水泥杆的拉线绝缘子断裂。
6、部分受损线路,横担发生了扭曲甚至折断现象,有一些线路的绝缘子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