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针对电气化接触网在施工中为了克服线材蠕变而采用的超拉工艺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简要分析了超拉的原理及作用,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施工方案。
为使新线初伸长(蠕变)一次基本出尽,保证接触悬挂调整一次到位,符合设计要求,超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措施。为适应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提速及建造高速的客运专线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趋势,随着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接触网的静、动弹性和不均匀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接触线和承力索架设后一次安装到位并达到设计要求,世界各国针对初伸长对接触悬挂质量影响的这一主要矛盾,各国都采用了不同的超拉方法。
1“超拉”的定义
承力索和接触线在额定张力下的蠕变伸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所加张力和时间。同样的蠕变伸长量,所加张力和时间成反比,即张力越大,时间就越短。在施工中,往往为了缩短施工周期,以便后序工作(安装、调试)能迅速展开,而在保证线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通过加大额定张力来完成承力索和接触线大部分蠕变伸长过程,这就是超拉。
2为什么要进行超拉
2.1承力索和接触线的蠕变伸长对接触悬挂的影响。
①在链型悬挂中,承力索和接触线往往因为不同材质,其线胀系数不同,蠕变伸长量是不相同的;同一种材质的承力索和接触线,因生产方法、线材结构、补偿张力等因素不同,其蠕变伸长量也不一样。吊弦安装时呈铅垂,因上下蠕变伸长量不同,吊弦偏斜超出规范、验标允许范围,时间越长,偏斜越严重,且越靠近下锚地方偏斜越严重,使得接触网的安装、调试不准确,造成反复施工和额外返工,对整体吊弦的计算、安装、调试影响更大,而且引起接触线导高发生变化,加大施工误差。
②承力索和接触线的蠕变伸长,通过补偿滑轮成倍(1:3或1:4)关系反映到坠砣串上,坠陀串下落距离则成倍增长,致使其下落至地面,影响自动补偿功能,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比额定张力偏小,必须重新调整补偿坠砣串的高度,使其离开地面,方可进行后序施工;另外,也会影响补偿坠砣串的b值调整的准确,甚至还会造成b值的反复调整。
2.2超拉作用
以上分析蠕变伸长对接触悬挂的影响,对承力索和接触线进行超拉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新线材的蠕变伸长对接触悬挂的影响,对整体吊弦区段更为重要。
新线在一定张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一般是较长时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以后其长度比新使用时要增加,形成塑性伸长,其用蠕变率来量化,即蠕变引起的线材伸长与原始长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r=(△L/L)x100%
其中:r表示蠕变率;△L表示全锚段(承力索或接触线)的蠕变伸长量;L表示全锚段(承力索或接触线)的总长度。
材质不同,其蠕变率也不同,但同种材质制成同样规格的线材,蠕变率是相同的,因此经过超拉施工时所测量的数据,计算蠕变率,可以作为检测每个锚段的承力索或接触线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蠕变伸长与线材的生产和施工方法有密切关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线材在张力的作用下,因生产过程中绞制结构中单线面相互挤压,接触点上产生畸变等引起的,这部分塑性伸长与线材结构及材料性能有关,一般经几百小时才趋向稳定。第二部分是在架线施工时,架线张力短时过大而引起的塑性伸长,因此,在施工架线时要避免瞬时的机械冲击力,尽量保持恒张力架线或额定张力架线。第三部分是线材在额定工作张力下引起的塑性伸长(纯金属蠕变引起的)。
通过以上分析,对接触网的承力索和接触线进行超拉不仅能够消除蠕变伸长对接触悬挂安装、调试的影响,做到安装、调整一次到位,而且能缩短接触网的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3超拉的张力标准及方式
承力索和接触线在额定工作张力的基础上究竟再加多大的力才能在短时内将蠕变伸长基本拉出,目前国内属于摸索阶段,还没有统一标准,国外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日本、法国、德国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武广线和秦沈线超拉加载的标准均是参考日本模式的,即承力索超拉张力为额定工作张力的1.6倍,接触线的超拉张力为额定工作张力的2.0倍。
最常用的超拉方式有两种,一、利用机械作业,提供超拉所需的张力并持续到相应的时间,一般采用作业车进行作业,这种方法需要的天窗点时间较长,在日本采用过,其夜间没有列车运营。二、增加坠砣数量(即加大坠砣串的重力)来进行超拉,这种方法简便、易操作、甚至可以不需要天窗点,国内既有线电气化接触网施工一般采用第二种超拉方式。武广线和秦沈线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都是采用增加用坠砣数量的方式进行超拉的。
4超拉的劳动力、机、具、料安排
①施工人员:现场负责人1名,作业梯车2组共12名。
②机械设备:作业梯车2组。
③材料及工具:临时拉线2组,超拉肩架2组,温度计2支,坠砣若干,φ40铁线若干,平腕臂2组(含底座),大滑轮2组,加固肩架若干,棕绳2根,链条葫芦2套,锲形线夹4个,钢丝卡子4个,钢丝套4套,断线钳2把,钢卷尺2把,对讲机5台,防护旗(红、黄各一面)。
5超拉的施工流程
同一锚段内的承力索和接触线是必须单独进行超拉,其超拉流程是一致的
6超拉的施工方法
①承力索和接触线分别超拉,先超拉承力索,完毕后再超拉接触线,超拉宜在白天进行。承力索和接触线同时超拉会加大支柱、腕臂的负载,甚至超出支柱、腕臂的设计容量。超拉时承力索或接触线不装吊弦且置于放线滑轮的槽中。
②用作业梯车在中心锚结处卡牢中锚。中心锚结不仅能缩小因超拉而出现的事故范围,缩短事故时间,还可以减小因两端加载不均而引起的左右偏移量,保证加载后测量数据的准确。
③两组作业梯车分别从中锚处向下锚处进行加固。支柱在曲内部分,采用角钢或平腕臂支持加固腕臂;支柱在曲外部分,采用Ф40铁丝将承力索或接触线分别拉在支柱上或腕臂底座上,防止超拉时线材滑出轮槽影响行车;在转换柱处,由于腕臂底座受力较大,超拉时底座受压易弯,用平腕臂将底座受力直接过渡到支柱上,另外,该处承力索或接触线有明显导角,超拉时张力过大容易损伤线材,用大滑轮的圆导角来避免对导线损伤;在孔外安装的下锚角钢处,拧紧各连接螺栓,且在角钢的下面,砼柱采用同样的下锚角钢进行加固,钢柱采用卡砣加固。
④在下锚支柱处设置临时拉线各一组,与地面夹角不宜大于450,对设置锚板形式的拉线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设置临时拉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