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场所事故急救--防护设备应用
中毒窒息事故多发生在封闭或半封闭设备,地上有限空间和地下有限空间,施害物主要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和甲烷(沼气)等。进入密闭场所作业时,因为久不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以及腐败物质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人体中毒缺氧。因此,无呼吸防护的人进入这些密闭场所以后,极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严重的可有忍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急促、嘴唇青紫,呼吸困难.从而导致中毒窒息。在进行救援前必须对现场环境中的气体进行检测,有无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值是否超出规定范围。按照数值做出必要的防护。
1.救援作业前的检测
发现密闭场所可能出现中毒窒息事故时,绝不能无呼吸防护下盲目进入救人,应按照允检测、后施救的原则行动。如果氧气含量在18%以上、23.5%以下,其他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方可进入。在末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无呼吸防护下进人该作业场所。
在缺乏专业气体检测器材的情况下,可用如下的检测和防护方法:
①从场所外放置动物(如小乌、白鸽、白鼠、兔子、鹤鸽等)进入场所,放置前先耍搅动场所的杂物,以使中毒窒息气体充分释放,观察其是否有命毒窒息反应s
②对于古井之类的场所,在确保不会发生火灾爆炸的情况下,可采用点火试探的方法,如果燃烧更剧烈或者燃烧熄灭,均不能进人。
2.施救要求
1.发现密闭场所内严重缺氧或有毒气时,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2.救援人员在救人过程中,尽量多人配合,利用绳索系在腰问做好自身应急防范。
3.及时救治中毒窒息人员
当中毒窒息者救出密闭场所后,应立即将其拾放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衣服、裤带,纠正缺氧。对呼吸停止者,应做人工呼吸;对心跳停止者,血做胸壁外心脏按摩;对严重者,要迅速送医院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