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您系统性地阐述这种兼容性载具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案。
1. 设计核心目标与原则
2. 关键技术方案与结构设计
以下是几种实现多尺寸兼容的主流方案,通常会组合使用:
方案一:可更换式适配板(推荐)
这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案。
方案二:可调节式定位与夹紧组件
适用于尺寸变化范围不大、种类不多的场景。
方案三:矩阵孔定位系统
-
设计描述:
-
载具主体由一块布满标准孔(如M6螺纹孔)或“T型槽”的板组成。
-
所有定位块、支撑柱和夹紧器都可以像乐高一样,在这些孔位上自由移动和固定。
-
为每种产品制作一张“换型图表”,标明每个组件所在的孔位坐标。
-
优点:极度灵活,通用性极强。
-
缺点:换型非常耗时,容易出错,整体刚性可能稍差。
3. 通用夹紧机构设计
无论采用哪种兼容方案,最终都需要将产品压紧。压紧点必须在产品结构强度的部位(如金属支架边缘),避免压在镜头、PCB中心或线缆上。
-
全局压盖式:
-
独立微压臂式:
-
弹性体压紧:
4. 设计实例:模块化COB测试载具
5. 总结与建议
设计多尺寸兼容载具的本质是在灵活性和精度/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建议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进行建模和虚拟装配,充分模拟不同尺寸产品的安装和夹紧过程,提前发现干涉等问题,从而优化设计。


|